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三章 兩個僧人的拜訪,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七十三章 兩個僧人的拜訪
趙興竄到堂下吩咐自己的學生,王鞏才一皺眉頭,聽到趙興的話,聯想到他剛才的問題,馬上點點頭:“也是,萬一懷孕了,讓她們出去不太妥當。將養半年,什麼都清楚了。離人,不需一年功夫,三四個月就顯懷了。”
趙興這裡急匆匆的吩咐學生,對王鞏的交代心不在焉,王鞏看到這情況,也就隨趙興安排。他退到後堂,對盧夫人與柔雲講了剛才的事,用羨慕的語氣說:“子瞻兄的文采還則罷了,他收的這個弟子實在令人嫉妒,連老師做的事情,首尾都料理乾淨了,想起來,怎不令人鬱憤欲狂?!”
趙興這裡只顧催促學生,分派人手,他擔心那些女子再被轉賣到外地,那就更麻煩了。走出王鞏的大門,他才想起忘了問這些事情是發生在什麼時候,想回去,已經來不及了,被他催促的學生們已經騎上快馬出發了。
返回到院中,趙興發現院裡還多了一個熟人,他詫異的拱了拱手,問:“岳丈大人,你怎麼來了?”
程老七畏畏縮縮的上前鞠了個躬,說:“姐夫,聽說珠姐有喜了,我特地帶幾個蘇州老媽子照料,不知姐夫這裡是否有地方安生?”
趙興拱拱手:“岳丈大人客氣了,我這裡再怎麼住不下,還能住不下您老嗎?阿珠見過了嗎?”
“見過了見過了”,程老七一個勁的鞠躬作揖,倒讓趙興很不好意思。
“姐”這個詞在漢代還被認為是蜀人的方言,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蜀人謂母曰姐。方言也,淮南謂之社,因類記之也,社與姐音近”。成書於宋代的《廣韻》的註釋是:“姐,羌人呼母。”
中國古代是一個官本位的社會,若自家女兒有了朝廷誥命,而自身還是個平民,則需要對女兒採用尊稱,這個尊稱就是“姐”。比如阿珠就要稱之為“珠姐”,趙興就被稱呼為“姐夫”。在清代以前的古代中國,平民岳丈都是如此稱呼官員女婿的。而清代以後,“姊”的稱呼逐漸不再使用,“姐”逐漸取而代之,弱化為姊妹間的稱呼。而明人常說的“滿虜喜把老媽當美女”,原因也在此。因為在滿人以前,“姐”這個詞是尊稱,是稱呼母輩的。
趙興愣了好一會才適應被自己岳丈呼為“姐夫”的怪異,這位程老七生性懦弱,原本想指望女兒養老,現在有了趙興這個女婿,他在族中地位直線上升。自趙興走後,他一直守著杭州大莊園做老員外,日子久了想念女兒,聽到女兒的喜訊,趕緊從蘇州僱了幾個老媽子,飛奔而至。
與他同來的還有數人,人群中僧佛印最顯眼,他一身月白僧袍,瀟灑的衝趙興拱拱手,這大冷天的,他穿的雖單薄,但那種神仙風度呼之欲出,別人想學都學不來。他笑著說:“施主,小衲稽首了。”
趙興只想了,望著這位傳說中的名僧,他取笑說:“行了,大師,別在我面前做出那種神仙哥哥的樣子……我聽說,你喜歡騎驢滿街走——不,是騎驢滿街宣揚佛法,我給你準備了幾匹馬,密州團練三千匹戰馬任你挑,怎麼樣?”
僧佛印卻不領情,他唱著佛號回答:“施主,修行人怎麼能如此豪奢無度,施主的情意老衲領了,戰馬還是送給軍士們吧。老衲一生,有驢足以。”
僧佛印替趙興搞到了敦煌壁畫的拓本,裡面有降魔變的具體形狀,還輾轉替趙興從西域找來了黃氏三兄弟鑄造大銃,雖然這個貪財的和尚收足了錢,但趙興依然感謝對方那份心意,他右手往屋裡一引,嘴裡客氣道:“大師,怎麼跟我岳丈一起來了?”
程老七哼哼唧唧的說不清楚。倒是僧佛印快言快語,他也放下了初見時端的那副瀟灑,輕鬆的回答:“小僧已經受命從斗方寺調往杭州金山寺,剛才那一禮是代表寺院行的,下面才是小僧的本色——趙兄,我是來求你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