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九章 搶錢的感覺真好,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六十九章 搶錢的感覺真好

趙興猛然記起,“薯莨汁”這個詞——想起來了,是漢奸衫。電影《紅色娘子軍》中,南霸天等人穿的那種外黑內棕,略帶閃光效果的對襟佈扣綢布衫,就是薯莨汁染出來的,它又叫“香雲紗”或“薯莨紗”。

這種香雲紗在民國初年非常流行,由於它身價昂貴,能穿的起它的人都身家豐厚,所以在電影中常是漢奸或地主一類的人物的標準裝扮。由於漢奸們喜愛這種衣服,所以在建國後,這種衣服在政府的強烈打擊下,近乎於絕密。

趙興在偶然一次出差途中,有同事請他專門買幾件這樣的衣服,聽說假冒品特多,為了防止上當,趙興特地在晚上搜尋了香雲紗的知識,得知在政府的嚴厲打擊下,目前唯有廣州一處有出售這種衣服的市場。與此同時,他也知道了,這種傳統織物誕生於明代永樂年間,但在宋代,民間已經有用薯莨汁做染料的記載,記載者正是沈括。

沈括的《夢溪筆談》中記載:“《本草》所論赭魁(即薯莨),皆未詳審。今赭魁南中極多,膚黑肌赤,似何首烏。切破,其中赤白理如檳榔。有汁赤如赭,南人以染皮製靴”。

呀!面前這人可是超越沈括的大宋農業專家。農學上沈括不如他,還有他不知道的嗎?趙興望著鄧御夫,目光像發現了一桶黃金——不,現在一桶黃金已經引發不了他那貪婪的目光了。

“我聽說用薯莨汁染色,工序很麻煩,染織的時候對氣溫要求很嚴格,每年只有幾個月適合染制。另外,我還聽說染好了的東西,還要較長一段時間窖藏,鄧兄知道它的工序嗎?”

果然,鄧御夫回答的很輕鬆:“我那本農學書裡記載了它的工序,果如離人所說,這東西染好了後要窖藏一段時間,以便汁液能滲到皮子裡面,可離人兄怎麼知道的?”

趙興一拍大腿:“錦州,我們每年從錦州進來無數的獸皮,有毛的還好說,可以做成裘皮,那些沒毛的馬匹、牛皮、豬皮、鹿皮,……鄧兄有沒有想法?”

宋人不缺乏商業意識,然而,大多數宋人都是直線思維,鄧御夫把所有該知道的都知道了,但他缺乏的是將那些事件聯絡在一起的縱向思維。趙興這一提醒,鄧御夫的眼睛亮了:“是呀,獸皮很廉價,我們每年收購的獸皮怕得有十萬張吧,這些獸皮……”

趙興緊著補充:“十萬張,你太小看了大宋人的購買力了。至少該蒐購六十萬張,這些獸皮當中,珍貴的裘皮可以做成珍裘大氅,那些無毛的光板獸皮,可以用薯莨汁染色,身價何止上升十倍。

我大宋有多少人,一億!有多少官?8萬六!有多少讀書人——沒數!這些人中,一萬個人裡有一個人買你一雙靴子,全大宋就是一萬雙靴子,一年一萬雙,這還不是大買賣?什麼事大買賣?

還有,薯莨汁既然能染皮,它也應該能染布,染綢——布這個東西無所謂染不染,綢緞呢?薯莨汁這東西不沾水,還油光發亮,如果染到綢緞上,那麼夏天做這樣一身衣服,涼爽宜人、易洗快乾、色深耐髒、不沾面板、輕薄而不易折皺、柔軟而富有身骨……這簡直是搶錢了。”

鄧御夫的眼睛越來越亮,他滿臉驚愕的望著自己腳上的靴子,而後敬佩的望著趙興,讚歎:“人都說趙籤判是財神爺的親傳弟子,走到哪裡哪裡富,果然!你看,我天天穿這種靴子,也知道它的製法,竟然沒想到這注大財,有道理,有道理。”

趙興摸著光溜溜的下巴,自鳴得意的望著鄧御夫:“財神爺的親傳弟子,都誰說的,你再多說幾句我聽聽。”

鄧御夫只聽到了趙興的前半句,忘了順便多誇趙興幾句,他的心思已經全在皮革場的籌劃上,乾巴巴的回答趙興:“團練們說的,嗯,嗯,還有密州的一些百姓……可是,這麼大量的皮張,恐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