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六章 爭搶冷豬肉,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興好不容易穿越了人群,來到孔廟大門,鄧御夫正守在門邊四處張望,見到趙興他長長地鬆了口氣,趕緊招呼:“籤判,快去進去,學諭大人催過幾次了。”
趙興回頭望著廣場上的人頭,低聲問:“這有多少人,天哪,黑壓壓一片。密州學子有多少?”
鄧御夫低聲回答:“按今年學宮典籍,大致有八萬人……這孔廟門外還都是些沒進學的村秀才,貢士才能入廟,待在第一進院落,他們大約有六千餘人;進士在二進,大約有一千餘人。有官身的在大殿,不過五百餘人。”
天哪,八萬人。密州一個地方就有八萬名大學生。難怪後來不允許祭孔了,這可是八萬人的“群體性事件”……然而,奇怪的是,在宋代,這麼多人聚集,現場竟然沒有一名衙役。
趙興悶頭跟著鄧御夫一路往廟裡走……嗯嗯,原本鄧御夫也沒資格進入大殿,但託趙興的福,他現在也是“官人”了,所以便“登堂入室”。最近這廝也發了,身上披著件珍貴的白虎皮,腳下穿的靴子也升級換代,換上純正的鹿皮,用一種黑色染料染的鋥光發亮。渾身上下都透露著一句話:我很有錢。
此際,天上飄著鵝毛大雪。這是今年的第一場大雪,大雪裡,人的視線變的只有十數米。大殿裡因此有點昏暗。密州學諭正板著臉坐在首席,陰陰的看著趙興進來。王子韶與索問道陪著笑臉坐在其下首,一見趙興進來,連忙熱情的招呼。
學諭的品級比趙興還低,但今天,他是場中老大,連知州都要聽他的擺佈。趙興來晚了,那兩人熱情打招呼就是不想讓學諭在孔聖人大殿訓斥趙興。
趙興啥人,那學諭板著臉才說了一句“趙離人,你今日……”,趙興已經竄到對方跟前,熱情的握住對方的雙手連連搖晃,嘴裡還喊:“學諭大人,辛苦了,我代表密州學子、代表密州庶民,代表密州團練,感謝學諭大人一年辛苦,教書育人……”
其實,他說的那些都是廢話,手中的東西才是現實,在趙興握上學諭的手時,學諭感覺手中一涼,左手、右手均給被塞進了一件東西。
左手的東西冰涼,學諭騰出食指,食指一摸,知道那是一方光潤圓滑的密石硯;右手的東西則成八稜柱形,木質堅硬。
這比十個代表更有用——學諭立馬臉上化了凍,他滿意的點點頭。
自密州石發現以來,密州團練牢牢的把持著石材的製作,做好的成品大都作為貢物上交給皇宮。僅從王子韶那裡流傳出來的幾方硯臺看,其構思可算是奇思妙想,雕工簡直是鬼斧神工。每一方那都是藝術品,裡面透著濃厚的文化味,現如今,身為密州人家裡沒有一方密州硯,彼此見面都不好意思打招呼。
這位學諭早想跟趙興湊湊近乎,也弄幾方硯臺回家賞鑑,以顯示自己“密州文化第一”的資格,但趙興幾乎整日不在家,讓他無從下手……終於,今日能了結心願,想起來他可是倆把淚呀。
至於他右手被塞入的那個八稜柱體,也不簡單。傳說它是趙興特地替蘇東坡製作的。蘇軾這廝喜歡漫步鄉間,在黃州時,經常寄情于山水,為了方便老師在野外寫詩畫畫,趙興便召集能工巧匠製作了這個野外寫生筆,命名為“八卦筆”。
八卦筆很八卦,這個八稜柱體,裂開八稜盒,每一個柱面都是一個小匣,匣內掛著長長短短的八支筆。八瓣合起來,則成為通體沒有縫隙的八稜木柱。
這種八卦筆選用高檔的越南紅木、或者非洲黑檀製作的,比較罕見的則用綠檀木。據說這種木頭堅逾鋼鐵,危急時刻可以當武器抵擋刀劍砍擊。因為它製作的精巧,現在成為北宋高層次文人賞玩的必需品。目前成為文人身份的象徵。沒有這玩意,說明你的詩歌不行,無人賞識。
學諭只聽說過少數幾個詩名卓著的大文人擁有這個東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