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一章 寒食節裡燃起的新火,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谷於釜中,此名‘孛婁’,亦曰‘米花’,以卜終身大事……”
蘇軾的意思是說,這個爆米花在宋代,最初是貴婦仕女們用來占卜吉凶的,後來成為宋代的小資食品,深受富家女與貴婦們的歡迎。當然,貴婦們用爆米花占卜,是想測試婚姻。
“以卜終身大事”——陳伊伊聽懂了蘇軾的暗示,她嘴裡頓時嚼的輕了,她抓了把爆米花,正想問問怎麼占卜婚姻,那名被派出看榜的家僕已經返回廳內,彙報:“回學士的話,趙大官人確在三榜。”
蘇軾奇了:“如此快?你走到宣德樓了嗎?”
家僕搖頭:“沒有,我在門口遇到程夏程舍人的人,他說不必去了,馬夢得已經通知他們:榜上末名是趙興。”
蘇軾更奇了,他望了一眼趙興,又望了一眼兌換完銅板,正跟兄弟們擲錢的蘇遁,疑惑的問:“離人,你是怎麼教育出來的?這麼大事,不僅你不慌不亂,連你的學生也無驚無喜!”
趙興淡淡一笑,隨手將那盒法燭遞給陳伊伊,請她放回馬車。而後揹著手,微笑著看蘇遁與兄弟玩耍,藉此迴避了蘇軾的問題。
蘇軾家中是另一種玩法,這家庭擁有的銅板數目比較多,都是一把一把的撒著玩。撒下的銅板,同樣的一面(字或肉)朝上數目多於他人,則判贏。蘇遁剛才資本小,現在財大氣粗,將兄弟們贏得不亦樂乎。
蘇轍看那一串串嶄新的藩錢在桌上翻滾,再也忍不住了,問:“子瞻,你家中為何甚多藩錢?我瞧著這些藩錢都簇新,好像以前從沒用過。難道那傳聞果真?”
蘇軾有點難堪。他還沒有想出解釋的話,趙興插嘴:“子由公,朝廷對於藩錢的事有定論了嗎?”
趙興這種稱呼,是普通人對官員的尊稱,蘇轍點點頭,回答:“離人不是外人,你可以直接呼我為三丈……藩錢的事情,政事堂已經議過了:我大宋每年流出銅錢無數,近日這些藩錢反向流入,朝廷雖沒有‘鑄息’,但我大宋卻不需要費一絲力氣,白得這無數銀錢,便由它吧。
近日,高麗使臣即將入京,文相公已經決定:見面時,隻字不提藩錢。這就是朝廷的態度。”
“丈”是宋代對長者的尊稱,“三”是蘇轍的排行。趙興不記的蘇軾有兄長,但怎麼蘇轍自稱“三丈”,而蘇軾反被喚作“二丈”。不過,這是細節,趙興無心追究,他一派天真的問:“三丈,朝廷以前為什麼禁止宋錢流出?”
蘇轍一笑:“我大宋銅錢本不夠使,再流入諸邊藩國,這豈不是‘我們鑄錢他們使’,白便宜了他們……”
趙興的表情更天真了,他又問:“這些宋錢流入藩國,是有人帶過去,然後白送給那些藩國嗎?”
蘇轍被嗆了一下,他耐心的解釋:“當然不是,商人們重利,他們帶我宋錢去諸藩,只想販貨盈利。”
“既然我宋錢運到藩國不是白給,而是買了藩國的東西回來,為什麼要禁止銅錢流出?”趙興繼續天真的問。
蘇轍無奈地笑了一下,怎麼這位家資雄厚的著名海商還不清楚貨幣運營的道理,他張了張嘴,剛想說,但趙興顯然有自己的主見,他的看法徹底將蘇轍說懵了。
“既然我大宋銅錢因為鑄造精美,深受諸藩國歡迎,那麼,何必限制我大宋商人在諸藩國使用宋錢?諸藩國農民一年辛苦——種的糧食,織出的布、造的瓷器養的馬,只要我大宋花一把銅錢,就能全買回來,如此一來,只要我們不禁銅錢流去,藩國百姓不成了為我大宋生產嗎?如此利國利民的事,朝中諸公為何看不清呢?
藩國喜用宋錢,這對我大宋簡直是天賜其財,我大宋錢在諸藩國越值錢,我們就能用很少的錢,買回藩國百姓一年的辛勞,甚至讓藩國戶部為我大宋數錢——銅錢這東西,飢不能食,渴不能飲,用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