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九章 不一樣的風景,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元佑二年二月十七日,亦即農曆丁卯年壬寅月己亥日、公元1087年3月23日,趙興一身輕衣,提著一個考籃,走出自己的院子現在他府裡除了金不二等人外,還多了一群鶯鶯燕燕,她們都站在院門口,為趙興送行。幾個倭女甚至跪在地下,叩頭送別趙興。
這不是上刑場,而是上考場。
趙興一身輕衣,是因為考場要進行搜檢,防止考生夾帶,所以要求考生除渾身衣物外,再沒有其他的披風類保暖衣物。
附近,無數的院門口都在上演著相同的場景,無數的考生提著考籃邁出自己寄寓的房間,無數的房東提著燈籠,替房客們照亮前方的路。
這時,天剛半黑,天空中飄著稀稀落落的雪花,下雪了。趙興仰臉望著天空,喃喃自語:“今年一切都不正常,除了……”
“除了”什麼,趙興想不出來,他本想說“除了國家足球隊,一切都不正常”。但在宋代,足球水平還沒有臭到國足那個地步,現在的汴梁城,隨便一個足球隊拿出來可以橫掃亞洲,所以這種超越現代的現象也算不上“正常”。
旁邊路過的一名舉子似乎聽到了趙興前半句話,他接嘴:“是呀,今年前後的十餘年,汴梁城皆是連年冬溫無冰,甚至經冬無雪彌數千裡,今年怎麼下雪了呢?”
另一位顯然是汴梁城的居民,也在說:“是呀是呀,且不說往年,便是今年,那前幾日還溫暖如春,怎麼這幾天天氣陡變,變的寒風刺骨。”
在場的人都不知道,即使在趙興原本的時空裡,元佑二年這場大雪在氣候學上也是非常有名的。有人說,從這場雪開始,地球又進入“小冰河時期”。不過,也有人說,小冰河時期應該從元符末年(1100年)為分界點,而元佑二年那場雪只是預兆。
趙興為什麼說“這一年一切都不正常”,是因為這一年的清明節是公曆3月30日,立夏是公曆4月30日——節氣變遷如此大,而現實狀況又與節氣所應該呈現的氣候狀況完全不一樣,這能算正常嗎?
在趙興猶豫的這一會,陳慥父子、馬夢得陳公川也出現了,院裡所有的人中,唯獨秦觀沒來。
趙興衝送行的人微微一笑,揮手告別,舉步邁進雪中,隨著人潮走向貢院。
貢院裡,寒冷的氣候凍得考生瑟瑟發抖,趕來巡院的蘇軾見此情況,命令給學生們準備火盆取暖。有官員反對,蘇軾答:“這些舉子將來都是朝廷棟樑,也會是諸位同僚,便是看在將來的同僚之情上,也不能凍煞了他們。”
轉完這片考場後,蘇軾又命令主考官將火盆送入別院,那裡是幾名進行別試的考生,多是與場中考官有親戚師徒關係,需要避嫌的舉子——趙興在那裡,周邦式也在那裡。
對於宋代的科舉,趙興其實單靠自身能力,不見得有把握考上,因為他學的一肚子知識,放到宋代可能是極其不合時宜的,甚至有些思想是大逆不道的……
但現在這些他都不怕,因為他有了秦觀。
秦觀是誰?蘇門四學士中的大浪子、太學生,他寫的文章不好,這時代哪個考生文章好?
趙興跟秦觀打賭,就是讓秦觀寫幾篇相關的時文,然後他再憑藉自己的貼上大法,將這些文章重新組織一下,便成了自己的文章,而且保證讓秦觀見了,都覺得是是而非。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在這個時代,論到理解力,鮮少有能超越趙興的,他把秦觀的文章理解之後,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意思雖在,但字詞已經不同於原來。
三場考試考三天,趙興一揮而就,把寫滿字的紙放在桌上等待墨跡晾乾,自己則在狹小的考棚裡做起俯臥撐來。路過的巡場考官偶爾見到這番情景,眼睛幾乎瞪出眼眶外。
從沒有考生,敢在考場做這種能逼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