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九章 京城裡的人情茶樓,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步走向坡頂。
“吹軍號,亮軍旗,鳴槍示警!”
士兵們按照趙興的指示,一起沖天放置手銃,而後約束著戰馬,小步走下山樑,向械鬥現場逼過去。
與此同時,山坡口兩端也各自出現一隊士兵,他們人人手持雙槍,兵兵乓乓地衝天上放了一通槍,而後齊聲吶喊:“太尉有令,放下武器,棄械投降!”
山頂上才一亮開軍旗,械鬥現場已經一片喧鬧,隱約可以聽到幾個年輕人在叫嚷:“爺呀,怎麼把杭州那頭老虎惹來了,誰幹的,誰把他調來的,我們這塊地方不是不歸他管嗎?”
“惹不得也!”義烏方面,幾名年長者叫一聲苦,而後吩咐族人與弟子:“快把武器放下,這人惹不得,好在他講理,都扔下武器,我們跟他講理。”
稍占上風的義烏人潮水般退開,對面的械鬥者也悄然退去,但他們並沒有放下武器,雙方隔著老遠對峙。
龍騎兵穿過械鬥現場,他們小心控制馬匹,防止戰馬踏到傷者或者死者,等騎兵完全將現場分隔開,趙興揮手示意醫務兵救治傷者,並開始辨認遇難者遺體。
騎兵這一友好的舉動緩和雙方的對他們的敵意,趙興招手下令:“兩邊地人,各自出來幾個領頭地人,過來辨認屍體,識別傷員。”
這要求令械鬥雙方無法拒絕,但他們沒想到,交出了這幾個幫首後,等於他們交出了人質。
為了防止械鬥繼續進行,這些辨認者禁止踏入械鬥場,他們都跪在趙興馬前,醫護兵每抬來一個傷者,或者陣亡者的遺體,就由他們現場辨認,誰地人放在誰那一側。壁壘分明。而傷者也由醫護兵進行包紮好傷口,分列兩邊。
趙興看到現場救護工作已經進行了差不多,他一點雙方的代表,用不容拒絕的口氣下令:“叫你們雙方的族長來回話。”
這是要詢問械鬥原因,處理械鬥糾紛。械鬥雙方精神一振,立刻派一個代表回自己那一側,不僅招來了族長,還帶了幾名伶牙俐齒的人。準備現場辯論一番。
趙興卻沒有心思聽他們地解釋,這種宗族械鬥一旦結下死仇,雙方都聽不進去道理,而且雙方各自有各自的一套道理,沒有旁的道理可講,他下令:“沒聽到我的命令嗎,放下武器,各自回家。你們幾個族長跟我回衙門。再做理論……嗯,雙方的傷員可以到醫護兵那裡包紮傷口,若有繼續醫治的必要,還需留下姓名,以便醫官繼續送藥。”
械鬥雙方無法拒絕。他們只好派出人手,命令雙方放下武器,各自回家。那些傷者有的求醫官進行了救治,還留下名姓希望醫官繼續上門診治。還有些人根本不屑找醫官,自己草草包紮一番,各自回家。
堵住兩邊山口計程車兵看到沒有武器地村民,他們敞開道路放行,等村民們逐漸散去,趙興才記起打量剛才炮彈的彈著點——這一炮從趙興這一側山頂開炮,打到了對面山頂,巨大的爆炸削去了一葉山樑。讓對面山頂憑空矮了一層。
幸好這是土山,沒有崩塌的岩石,否則大塊滑落的岩石會造成更大的傷亡。
趙興正打量間,對面的匠師興沖沖的跑了下來,眼巴巴地問:“太尉,我們已經把岩石引信裝上彈頭,已經填裝到大炮裡,這一炮什麼時候打?”
趙興驚出一聲冷汗:“混蛋。你是說我一直處在炮口之下。萬一你們的操炮手手一發癢,一拽炮繩。那我豈不……”
“絕不發嗲,絕不發嗲”,趕過來請示的匠師拍著胸膛保證,而後他又補充說:“大人,這火藥研究頻發事故,我們已經制定了嚴格的操作手冊,火炮裝填後,沒有命令不準摸炮繩,還需要離開火炮一丈遠。”
在匠師的千般懇求下,趙興撤走現場地所有人後,允許那匠師再打一炮……可惜這一炮並沒有成功,炮彈出膛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