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五章 打白條贖身,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百一十五章 “打白條”贖身
所謂雷帽火槍,是滑膛槍向後裝步槍的最後過渡形式。
趙興在廣州時,引入了在孔夫子時代已於歐洲完成體系化的化學概念。
不能不說,宋人的求知慾是旺盛的,化學概念的引入,藉助玻璃器皿的普及,宋人立刻迷上了這種千變萬化的物質反應。與此同時,原本道家用來騙錢的煉丹道術也立即解密,並走入了平常百姓家,被絕大多數讀書人掌握。現如今的大宋讀書人,家裡沒有幾隻玻璃試管、沒有一臺酒精燈,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化學引進後,中國古煉丹師所用的綠礬油被正式定名為“硫酸”;而從硝石反應中所得的強酸被定名為“硝酸”。稍後,有一名喜好煉丹術的廣南讀書人偶爾用硝酸與“紅丹(硫化汞硫化鉛混合礦,此物即道家秘籍中所說的紅丸、赤鹽、紅汞。而道家秘籍中所說的‘鉛汞謹收藏’,說的就是紅丸硝化反應後的易燃易爆性。金庸在《九陰真經》中引用過這句道家真言,不過他說的不是雷汞的製取,而是說人吃了雷汞後,如果幸而不死,內力能像雷汞一樣易燃易爆充滿破壞力令人小宇宙爆發……嗯,現代化學分析確定,赤鹽中還含有富量釙鹽)”反應,不巧得到了一種極不穩定的物質——雷汞誕生了。
雷汞的發明使滑膛槍迅速過渡到半後裝時代:紙裝火藥與彈丸全部從前膛塞入,火槍激發則變成了用撞針撞擊一個裝有雷汞的銅帽,這個銅帽被稱為“雷帽”。
這種半後裝火槍,恰好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主力槍種。
“這槍打得快,每分鐘可以打到七發以上”,試槍的軍官感慨道:“用上這種槍,我們完全可以抵禦住中等規模的騎兵衝擊。”
“這槍還不行”。趙興感慨的嘆息一聲,有意識的引導道:“火藥和彈丸包在紙裡從槍膛前方塞入,雷帽卻需要從槍膛後面塞入——太麻煩。能不能把兩種裝填方式縮減成一種?比如這雷帽再延長一點,包裹住火藥與彈丸,如此一來,子彈全部可以從後膛裝入……嗯,完全被包裹地火藥、彈丸與擊發雷帽,既便於運輸。又便於儲存,還可以提高我們的射擊速度,豈不美極。
這還不夠,我記得水運儀象臺有一種推升裝置,可以在一個水壺裡的水漏空後,將一個拉桿推上來,頂住機械,讓這個機械發出固定的鐘鳴——我們可不可以在槍裡裝上一個簡化版的推升裝置。可以在每次射擊完畢後,透過手工推升,推上來一個子彈,把它送入槍膛……如此一來,射擊速度會更快。”
試槍的軍官眯著眼睛琢磨了一會兒。許久,睜開眼睛讚歎:“奇妙,太尉大人的構想真令人歎為觀止,原來我們可以把槍做成這樣。真是創造無止境,太好了!”
趙興悠然的說:“我也不是憑空想象出地——我知道它的發展方向。”
趙興這句話沒人能聽懂,軍官們還沉靜在趙興剛才的設想當中,他們興奮地竊竊私語,熱烈討論著這種新設想,旁邊數位廣南軍械局官員也奮筆疾書,邊記錄下趙興剛才的想法,邊嘖嘖稱奇:“原來還可以這樣。原來雷帽延長之後,包裹彈頭,竟能躍出這麼一大步……世界真奇妙,創造,什麼時候有盡頭?”
現在,大宋各個城池都已經有了鐘樓,座鐘已經作為平常百姓家必須的日用品,連帶著。小時、分鐘、妙的概念也深入大宋。所以剛才那名軍官使用了“每分鐘發射多少子彈”的概念。現在他們討論的就是,創造什麼時候有盡頭?火槍照這樣發展下去。每分鐘可以發射多少子彈?
他們不知道,火槍最終能夠達到每分鐘發射百萬顆子彈地駭人記錄……
擺弄著這杆前後混裝的滑膛槍,趙興也在感慨:宋人最先發明的火槍,但在此後一千年當中,中國火藥的技術沒有超越宋人探索的成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