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一十章 神仙能有罪嗎?,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整個街道就像電影的定格鏡頭一樣,所有的攤販、所有的行人都在屏聲禁息的注視著花街巡遊的隊伍。
花街巡遊的隊伍走得很慢,導引侯後面是三隊女童,由於宋徽宗崇道,所以這三隊女童的打扮有點類似道家地遊行隊伍,她們或捧香爐,或捧佛岑,或捧淨瓶,神情肅穆。
三隊女童過後就是一丈青,一丈青手扶著一名俊秀地壯漢,緩緩走來,她搭在壯漢肩上的手下還墊著一塊絹帕,這絹帕是防止手巾出汗地。在一丈青身子稍後側,還有一位壯漢,他以抒情高昂的姿態斜持著一柄大傘,傘面微微下垂,剛好遮在一丈青頭頂,既為一丈青擋住了陽光,又不讓一丈青的臉被傘面遮住。
一丈青手扶的那名大漢名叫“接引”,持傘的那名大漢名叫“照應”,他身後的兩名女童名叫“答應”,答應背後還有兩名大漢,則是遊行隊伍中的替換者,叫“備應”。
一丈青走得很慢,她以類似電影慢動作鏡頭一樣,一步一停,她腳下踩著高高的木鞋,每一次抬起腳,腳下都要劃半個圓圈,而後將木鞋拖到前方,畫面停止,接著,她的另一腳動作,那隻腳繼續拖著高高的木鞋在地上劃半個圈,與原先的那隻腳並列,而後畫面再度停止。
這樣舒緩的動作,優雅的舉動是符合儒學中庸、大雅的審美觀的。
一丈青腳下一扭一扭的走,免不了她的腰肢也要扭來扭去,然而她的上半身端立不動,做出莊嚴肅穆的神女神情,她的服飾打扮充滿了宋代特有的奢華與典雅,高高垂下的金步搖隨著她的走動,在臉上金燦燦的晃動著,上面點綴的寶石像一眨一眨的調皮眼睛。襯托著白淨如瓷的面孔,俏皮而嫵媚的眼睛,令整條街道的人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生怕打破這一刻的肅穆。
一丈青的打扮很華麗,薯莨紗織成地裙子,上面按最新的款式裁剪的流行而時尚,她披的大氅上繡滿了各種祥瑞圖案。幾乎把世界上所有的顏色都用上了,令她像一輪耀眼的明月,而她身邊的幾名壯漢卻穿的很樸素,黑白方格地襦裙襯托出一丈青的豔麗,幾名身穿紅衣的小女童為這個肅穆添了一點活潑跳動的顏色,這種巡遊的設計技巧,令趙興嘖嘖稱奇。
“好心思啊,這簡直是廣告大師的傑作。動靜之間,設計的如此巧妙,顏色對比如此豐盈,身高、年齡,這些搭配簡直令人歎為觀止,這傢伙放到二十一世紀去,絕對能當個廣告大師,身家千萬不成問題。”趙興站在樓上。用手中的摺扇指點著樓下,嘖嘖稱奇。
他感慨地是:現代,這種花街巡遊在中國已經見不到了,誰敢再搞這樣一出“走街秀”就要被罵做“哈日”,或者“漢奸”——因為宋時的日本學了宋人這種花街巡遊。而後將它運用到藝妓身上,延續至今,它被中國憤青認為是一種日本文化,但被日本人認為是“唐風”。
王欽臣懶得去跟趙興計較。他本來怒氣衝衝,一見趙興就想發火,但樓下正在進行的巡遊儀式也讓他一時失了神,等到趙興開口,他才醒悟過來,但這時他怒氣已消,不好再無故發脾氣了。
趙興的話,他有的聽懂了。有地聽不懂,所以他決定跳過趙興的感慨,直接談正事,他瞥了一眼樓下的一丈青,恰在此時,一丈青衝樓上使了個媚眼,這個媚眼打破了街道的寧靜,許多人都歡呼起來。無數地嗓門異口同聲的說著同一句話——“她在看我。她在衝我丟眼色!”
“誰說的,她哪隻眼睛看你了。分明是在衝我使媚眼。”
“混蛋,誰說是你,是我!”
“是我”……“是我”——無數嗓門此起彼伏。
說實話,王欽臣也感覺到一丈青是在衝他使媚眼,但這話他不好出口,只好順著剛才的思路,對滿臉得意的趙興:“趙相,是退兵的時候了,我奉命宣慰,請你儘快退軍,至於高麗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