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零七章 滿朝沒有抵抗者,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約束士兵,臣敢保證,這三軍雖然心有抱怨,但尚能令行禁止,但臣以為,此時此刻,朝廷還要以安撫為主,穩中求勝。”
宋徽宗長長鬆了口氣,答:“那就好,那就好,如此……”
宋徽宗將頭歪向了蔡京,蔡京立刻出主意:“宣召禮部尚書黃庭堅入宮奏對,陛下且聽聽他如何說。”
皇宮門口,百官群情激奮,他們面紅耳赤的大聲嚷嚷著,激動的在彈劾文章上署名,黃庭堅寫的彈劾文章不過五張紙,署名者光登記名字已經書寫到第一百張。
中國事兒,大多數很玄妙,玄妙就玄妙在“領頭羊”三個字上。
大多數時候,中國人對苛政、暴政以及荒唐政治地忍耐力是非常驚人的,有時候,目睹社會種種怪現象,常常會驚歎於當事人的忍耐力。然而,領頭羊一出,則風起景從,局面便煥然一新。
然而,玄妙就在於領頭羊的命運,大浪淘沙,前浪總是死在沙灘上,讓後浪超越。縱觀中國歷史,所有的領頭羊都是別人成功的墊腳石,故此在中國歷史上,每一次暴政後面,都存在著一大群野心家,他們偷偷的期盼著有人擔當領頭羊,從而成為他們的墊腳石。領頭羊不出,他們就苦苦地忍耐著,領頭羊一旦出現,則所有的人爭先恐後,唯恐落在別人後面。
說起來,黃庭堅罷朝的倡議一經提出,得到熱烈響應,也不是沒有原因的。讀書人十年寒窗辛苦,入朝做官圖的是什麼,不過是為了“一朝權在手”,蔡京開設講議司,將權力凌駕於三省六部之上,整個國家大事由他與兩名親信做主,這等於動了百官們地乳酪,朝廷大臣們原本心有不滿,就缺一個領頭羊出來鬧事。所以,黃庭堅振臂一呼,群起響應。
王安石變法,其實就是一個目的,千方百計的用變法的名義打擊和排擠反對派,他成功了,他將所有有名望地人都打擊、排擠下去,以至於隨後的苛政酷烈卻造就不出一名領頭羊。但現在由於趙興地出現。歷史有了改變,用強大的武力做後盾的南黨站出來一喊,成了一股當然的反對派,所有的野心家都跳了出來,在串通,在密謀,在相互聯絡。宣德樓外一片沸沸騰騰,比馬行街的菜市場還要熱鬧。
太監楊戩膽戰心驚地走到宣德樓外。揚起尖銳的嗓音唱頌:“陛下宣召,宣黃學士以及御史臺諫官入宮奏對。”
入宮奏對,在這種情況下入宮奏對,這在別地朝代是不可思議的事情,蔡京與宋徽宗師徒是著名的言而無信、出爾反爾的君臣。在一般來說,大臣們聽到這樣的召喚,不免會想到是皇帝起了殺心,準備來一場鴻門宴——然而。這是宋代。
黃庭堅喊了幾嗓子,吩咐大家收起彈章,收好彈章的題名錄,招呼了幾個相熟地御史,又詢問誰願意共同入朝,各個黨派與團伙頭目都不肯放過這個露臉地機會,他們紛紛爭先恐後,幾經商議。推舉出幾位領導人,決定由他們入宮遞交奏章。
日進正午,道君皇帝在紫綱殿接見了大臣,黃庭堅首先出列,揚聲大呼:“陛下曾向全國發布詔書,表示自己對於元豐、元佑沒有成見,一切只看對國家是否有好處。任何傷害國家利益者,不論是元豐還是元佑。必與國人共同唾棄之。當年陛下還曾下令。‘欲以大公至正,消釋朋黨。遂改元為建中靖國’。
此舉表示出一種不偏不黨、除舊佈新地氣魄。當日,陛下親自倡導開言路,言猶在耳。現如今,陛下欲以言論罪群臣,出爾反爾,國無信矣……”
黃庭堅矛頭直接指向皇帝,指責皇帝沒有信用,這在別地朝代也是不可想象的,但在這個北宋最黑暗的時代,北宋最荒唐的皇帝宋徽宗卻不得不忍耐。北宋第一奸臣蔡京也只能耐下心思,垂首聽黃庭堅噴吐沫。
黃庭堅引經據典,侃侃而談,抨擊童貫等宦官以及蔡京等人胡作非為,一直談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