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八十章 博弈論與中庸之道,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再稱呼趙興為叔叔,只用“趙卿”作為尊稱——這就是現代所說地“屁股決定腦袋”,屁股坐在什麼位置上,思維定式就會按照那套固定模式延展下去。

說到趙興的《大衍推導術》,蔡京倒是想起趙興此前跟他談論的書中一段細節,他笑著說:“這大衍推導術中有一個故事,很有趣,官家想聽嗎?”

蔡京這是顯示自己跟趙興的親密,趙佶感興趣的催促:“卿且說來!”

蔡京點頭,敘述說:“ 故事說:在一個環慶地小鎮上,三個弓手正在進行生死決鬥,按規定,勝者可以贏取一位女娘——這三人都喜歡的女娘。

故事中,槍手甲射術精準,十發八中;槍手乙射術也不錯,十發六中;槍手丙射術拙劣,十發四中。現在問——假如三人同時射箭,誰活下來的機會大一些?”

趙佶思索片刻,自信的回答:“自然是弓手甲技藝非凡,能夠勝出。”

蔡京一聲輕笑:“書中說:假如你認為是槍法精準地槍手甲,結果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最可能活下來的是丙——槍法最為拙劣的那個傢伙。”

趙佶還沒有說話,童貫瞪大眼睛,魁梧的身體挺一挺,大聲責問:“怎能如此?豈有此理!”

剛才一直沒有說話的高俅淡淡而笑,蔡京轉向這位昔日的蘇軾小史,居高臨下的問:“高太尉也聽說過這個故事?不妨講來。”

高俅嘿嘿兩聲,回答:“這個故事我聽說過,這套理論名叫‘博弈論’。趙離人認為凡事都可度量,故此三人間的樹蔭可以用術數方法算出來。

先假設這三個人彼此痛恨,都不可能達成協議,那麼作為弓手甲,他一定要對弓手乙射擊。這是他地最佳策略,因為此人威脅最大。這樣他的第一箭不可能瞄準丙。同樣,弓手乙也會把甲作為第一目標,很明白。一旦把甲幹掉,下一輪(如果還有下一輪的話)和丙對決,他的勝算較大。相反,即使他先打丙,即使活到了下一輪,與甲對決也是凶多吉少。

丙呢?自然也要對甲射擊,因為不管怎麼說,弓手乙到底比甲差一些(儘管還是比自己強)。如果一定要和某個人對決下一場的話,選擇槍手乙,自己獲勝的機會要比對決甲多少大一點。

於是,第一輪亂箭過後,甲還能活下來地機會少得可憐,為24%(準確率0.4*0.6=0.24),乙是20%,丙為100%——透過機率分析。會發現丙很可能在這一輪就成為勝利者,即使某個對手幸運的活下來,在下一輪地對決中,也並非十拿九穩……”

高俅這番話說完,大家都沉靜在“博弈論”所說地道理中。許久,等眾人從震撼中冷靜下來,高俅繼續說:“凡事都可度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多人博弈中,常常會發生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並導致出人意料地結局。一方能否獲勝,不僅僅取決於它的實力,更取決於實力對比造成的複雜關係。而數學測算告訴我們:才華出眾者創造歷史,碌碌無為者活下去繁衍子孫。”

蔡京嘿嘿笑著,他別有意味地解釋:“唯碌碌者繁衍子孫——趙離人這是告訴世人,他沒有異心。”

高俅輕輕搖搖頭:“不是,他舉的環慶例子,據說這本書一出。杭州學子都在討論西夏、遼與宋之間三方博弈,並以博弈論討論如何能勝……”

稍停,高俅意味深長的補充一句:“或許,還有新近崛起的女直人!”

在場的宋徽宗與蔡京都沉靜在博弈論所說的道理中,蔡京嘴中喃喃的只有兩個詞:“中庸!中庸!”

童貫心思比較單純,他有口無心的嘟囔:“博弈,莫非是黨爭博弈!”

趙佶低聲嘟囔:“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在乎中庸……原來按照博弈論。中庸者勝——夫子之道,至善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