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九章 歷史悄然變化,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允許官員參與海貿。此外,這些官員自家組織船隊,未免影響普通商人的貿易量。甚至有貪贓枉法地可能,這恰好是趙興在國內竭力希圖杜絕的。但他卻在駐外總督任上,開了這個口子。
万俟詠曾就這個問題專門責問過趙興,趙興的回答是——“內外有別。海外艱苦,我怎麼希尼官員在海外實施我大宋的統治,唯有利而。再說,他們到海外,盤剝地是外夷土人,盤剝後的錢財是運回大宋享用,在此期間,依舊要向我大宋納稅,我何必為外夷人的幸福而憂心呢,讓他們貪去,最好把外夷人的財富都搬回我大宋。”
據說,趙興說完這番話後,在場的官員齊齊無語,這也使得万俟詠在回答新總督的話時,意思雖然含糊,但裡面的鼓勵與縱容,用鼻子一聞就能聞到。
這些新總督那裡大喜過望,他們拱手告辭後,立刻奔去杭州造船局,一擲千金的預定自己地坐舟……貌似現在,在南洋事務局的管理下,海貿是沒有門檻的,是魚是蝦都可以買船南下。故此,杭船的價格已經高到了令人咂舌的境地。
與此同時,趙興正領著李誡在秀州視察。宋代的秀州並不是一個繁華城市,由於此前的貿易管制,不是市舶司所在的縣城,沒有進行海貿地權力,而海邊地土地鹽鹼化嚴重,不適合耕作,故此沿海城市人口並不多。人口少則收入少,加之臨海的土地還經常受到颱風影響,大多數人都立腳不住,唯有一些鹽農能夠存生。
原本秀州因為鹽業地興旺,還有一點人口,但趙興在廣東開放鹽業市場後,使得普通人也能經營鹽業貿易,這種現象使得秀州鹽業急劇萎縮,華亭這個臨海的小縣城人口更加稀少。顯得愈發破敗。
殘牆斷壁,灰黃色的土屋,坑坑窪窪的道路,面黃肌瘦的百姓,兩眼無神如行屍走肉的百姓,趙興望著眼前地一切,嘆了口氣,身旁的華亭知縣蘇遁也隨著嘆了口氣。李誡跟著說:“可惜了。一片伏地。”
趙興在秋日蕭瑟的陽光下,眯著眼睛打量著華亭的百姓,近乎絕望的搖頭說:“人氣不足!沙漠做的是人的生意,這裡人口基數不足以撐起一個大市場,要想發展華亭,怕需要十年,這時間,比征服一個遼國還要漫長。”
蘇遁失望的嘆了口氣。李誡惋惜地說:“此地毗鄰長江口,說起來比杭州要好,杭州有錢塘大潮,每年有數個月不能通航,而這裡一年四季都能通航。且貨物存到這裡,可以從長江口直抵揚州,論到便利,沒有什麼地方比這裡更好。”
趙興一邊看著附近的街景。一邊慢悠悠的說:“那麼,我們就建一座沒有城牆的自由貿易港。我準備將海軍衙門遷在此處,而後在此修建深水碼頭,我相信,華亭市舶司今後能超越杭州,成為天下第一大港。”
李誡慢悠悠的插話:“這,恐怕需要百年建設。”
“論地理優勢,論行業優勢。論溝通內地的能力,華亭得天獨厚,讓我們幹起來吧,與其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趙興決然的下定決心。
這一年,克拉克船正式出現,歐洲的航海業過渡到五百噸地載重量,也就是大宋一千料海船的時代。就在這一年。歐洲的航海能力趕上了大宋。因為歐洲人的這一創新能力,歐洲的海軍面對阿拉伯戰船。取得了壓倒新優勢。
這一年,海南造船局終於取得突破,製造出一千五百料地戰船。這個載重量已經達到了哥倫布航行到美洲的時代。這種新式戰船被譽為“海狼”級。而海狼是宋人對鯊魚的稱呼。
巡視完華亭縣,趙興領著晁補之登上了停泊在華亭外的海狼戰船,這艘戰船體積更龐大,光水面之上就有五層,趙興隨著海狼號地船長,逐層巡閱了這艘新式戰船,讚賞道:“我查了一下,兩層炮艙,我們每艘戰船可以搭在火炮一百四六門,太好了,有了這些戰船,我不愁阿拉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