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三章 兵臨三佛齊,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藥行不行——趙興記得英國人曾經做過這個試驗,但最終的結論是:木船最好使用黑火藥。換上其他地大威力火藥,發射時產生的後座力會讓戰艦成為一次性物品。因為木頭戰船的木板都是用釘子固定的,大威力火藥帶來的震顫會讓船板變鬆,使得船釘斷裂,而後艦身解體。

直到鐵甲船的出現,才讓海軍換裝新火藥的願望成為現實,而黑火藥時代,威力最強的是——“火彈!”趙興若有所思地說:“我們地炮彈威力不夠,剛才你提到縱火船,倒讓我想起,我們能否把炮彈加熱,把那鐵疙瘩燒紅,而後用炮打出去,這樣,熾熱的炮彈落在木頭船上……嘿嘿嘿。”

陳不群眼睛一亮:“不錯,把炮彈燒地通紅,再裝入炮中打出去,技術難度似乎不高,我讓人試驗一下。這船都是木頭造的,縱火船上面還有許多引火物,即使不是縱火船,那些木頭船為了防止水滲,船板都是在桐油裡浸泡過的,只要一個火星就能引燃,我們就給他們送火星去。”

趙興在訓練上是從不吝嗇的。大宋海軍一路帶著隆隆的炮聲,偶爾還拿路過小島的獨木舟做目標,進行訓練,可憐那些小島上的土人,他們躲過了大宋捕奴隊的搜尋,打算在茫茫大海中闖蕩一番,尋找一條生路,沒想到他們卻成了這支龐大艦隊的玩具。大宋海軍拿他們當演練目標,依次演練各種陣型,等進入三佛齊的時候,各艦之間的配合已經有了大致的模樣。

三佛齊國王見到這樣一支龐大的艦隊停留在港口外,誠惶誠恐,王宮派出高規格的使節前來拜訪,陳不群厭惡的看著那使節身上簡陋的短褲背心,目光又停留在對方的腦袋上,情不自禁對趙興說:“老師,這些人連穿衣服都不會嗎,身上的布頭這麼少。也就腦袋上纏的布多一點……呀,他穿地還是絲綢,我大宋的絲綢。”

趙興心不在焉的聽著舌人翻譯王宮使者的致詞,他順嘴向自己的學生解釋:“你知道他頭上為什麼纏著那麼長的布嗎,這是效仿,他效仿的是漢人。漢代三國大亂,許多漢人南逃到百越之地,他們帶去了先進的文化。令當地土人非常仰慕,於是,他們身上地一些特點都成了當地高貴與時尚的象徵。

漢人都留著長髮,當地炎熱,本地土人留不起長髮,或者嫌長髮打理起來太麻煩,於是他們就用包頭來代替。當地習慣,從包頭上可以看出一個人的階層。一個人越有權勢,越有錢,他頭上裹得布就越多,眼前這個人,頭上裹的絲綢怕有一丈。在當地,這樣的人也算國中數一數二的人物。”

舌人停下了翻譯,不由自主的誇獎說:“太尉大人學識真淵博,不錯。這廝是國王的叔叔,三佛齊軍隊地統帥,也算是他們國中數一數二的人物。”

趙興一聲輕笑,問那位舌人:“我想,三佛齊國內不會有常備的海軍吧?”

那舌人也不翻譯了,自顧回答趙興的問題:“大人,三佛齊一個小國,國中不過三萬農奴。少許的大象,他們國事並不富足,哪能養地起一支常備海軍。”

陳不群詫異了,他插嘴:“老師,我記得你說過,三佛齊不久前才跟人打了一場亞洲第一海戰,參戰的雙方動用艦船五千餘艘,甚至有可能上萬。怎麼他們國中連一支小艦隊都沒有。”

陳不群跟著老師。也學會了趙興對大陸的劃分。而隨著《海事新聞報》刊登的世界地圖,整個大宋也開始把自己所在地大陸稱之為“亞洲”。把另兩片已知大陸稱之為“非洲”、“歐洲”。只是,頗有些儒生不滿意“亞洲”這個稱呼,他們認為自己所在的大陸不能稱之為“亞”,應該稱之為“冠”,叫做“冠洲”。

這事舌人說話說話有權威,這舌人經常來往三佛齊,知道那段故事,他咧咧嘴說:“太尉說的那場海戰已經過去快百年了吧,沒錯,那場海戰參戰的戰船遮天避日,說不清數目,事後統計,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