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六十八章 米芾撐死蘇東坡,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興哈哈笑著,他滿意的點點頭,毫不客氣的說:“朝廷調走你與万俟詠,實行的是分化之計,所以,你的事我不好出面,你自己去吏部說,若你還能來我提舉司,軍隊是你地。”
帥範一拍桌子:“說定了,我這就去找吏部辭官……小皇帝那頭,你再說說。”
帥範說罷,放下趙山,一溜煙的往門外跑,等他出門後,程阿珠從懷中掏出一封信,遞給趙興:“相公,万俟大人走的時候託奴家帶封信,似乎跟帥大人同樣的意思,他說朝廷必然要把他與帥範調開,所以他打算辭官不就,轉以幕僚身份重新進入相公衙門。”
趙興接過信,心裡很得意:“多年的人情投資,總算沒有白費。朝廷這回給了我莫大地恩寵,允許我們回家鄉做官,我正準備把衙門設在杭州臨海處。万俟詠不打算走,衙門裡的計司就是他的,兵案主管還是帥範……對了,兩位蘇學士現在到了哪裡?”
程阿珠回答:“老師在潘大臨的陪伴下,已經去了常州家鄉,等候朝廷旨意;蘇三丈正從密州登陸,往京城趕來,就任戶部尚書。”
說話地這功夫,蘇轍正路過大宋著名旅遊勝地——梁山泊。他看著梁山泊,恍然有置身江南的感覺,提筆寫下了《梁山泊見荷花憶吳興》的絕句:“花開南北一般紅,路過江淮萬里通。飛蓋靚妝迎客笑,鮮魚白酒醉船中。”
據《邵氏聞見後錄》說,王安石變法時急功近利,有個小人趨炎附勢,迎合道:“把梁山泊八百里湖水放掉,建成農田,那獲利可就大了。”王安石見他盡出餿主意,一笑之後,慢悠悠地說:“這個辦法好倒是好。不過,那放掉的水哪裡安頓呢?”在座的劉分攵諷刺道:“在旁邊再鑿一個八百里的湖,不就得了!”因為這個典故,蘇轍在此詩中的自注指出“時議者將幹此泊,以種菽麥”。
在大宋,梁山泊是文人學子最喜歡的旅遊點。慶曆七年(1047)韓琦出知鄆州,路過樑山泊,也有詩寫水鄉澤國地浩淼。而所謂地“梁山水滸群盜”。其實在大宋並不存在。
最早記述宋江等盜匪的《蕩寇志》只記載宋江三十六人等縱橫山東河北,卻沒說過這些人把梁山水泊作為根據地。而宋史中,也只記載過元佑年間(1086)前後,王安石變法導致民不聊生,有個叫做“黃麻胡”盜寇的在梁山鬧事,蘆葦蕩成了他的保護屏障,即便縣老爺派人豎起長梯以“窺蒲葦間”,也久剿無效。但稍後。隨著王安石倒臺,新法取消,這夥匪徒也銷聲匿跡。
據記載,恰好在《水滸傳》傳世的明代,梁山泊才成為造反民眾的一方聖地。據《明史》記載。直到崇禎十四年(1641),還有“大盜李青山眾數萬,據梁山濼”,派部控扼漕運通道。“截漕舟,大焚掠”。因此,當時的《水滸傳》作者便依據明代情況,給那位包攬訴訟,欺男霸女地“汙吏”宋江設計了“水泊梁山”作為根據地。
梁山泊裡無宋江。“梁山泊裡地宋江”其實與“哈利.波特”一樣,都是虛構人物——對教科書記述的荒誕,趙興已經見怪不怪。見到蘇轍這首詩,趙興也就是驚詫了片刻。馬上丟開。
剩下地幾天裡,他領著妻兒在京城裡閒逛,偶爾閒著無聊則去皇宮,在各衙門裡閒逛……又等了幾天,蘇轍終於晃晃悠悠趕到京城赴任,開始擔任戶部尚書。蘇轍的就任意味著小皇帝班底搭全,大宋的趙佶無限責任公司正式開張。隨後,小皇帝的各項措施也開始流水般下發。
由於陝西種樹關係京城的安危。朝臣上下這次展現出難得的高效率。詔書迅速發往北方各路,要求禁止砍伐蘋果樹。並鼓勵民間在山地種植蘋果。而黃河河道整修、運河疏通也提上了正軌……
朝廷大量地錢潑水般花出去,但佔據朝廷財賦半壁江山的“廣南押錢綱”卻遲遲不見蹤影。本來,朝廷肯大手大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