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六章 小皇帝駕崩,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炮、新火藥的威力。
隆隆地炮聲響過,趙興舉著望遠鏡觀察著炮的落點,帥範耐不住,他跳上馬,催馬向炮彈落點奔去,不一會,他又騎馬趕回,搖著頭,嘆息的說:“新式火炮雖然輕便了許多,這火藥威力也大了許多,但依舊不是我想要的火炮。這炮彈就不能想法改進一下,一個實心大鐵球,砸到地上也就是個大坑,頂多彈跳幾下,這能有多大的威力。
我還是比較欣賞你的手雷,這玩意雖然近一點,但一扔出去,一炸一大片,什麼時候我們的炮彈也有這種威力,一打出去就炸,一炸一大片。”
趙興笑著回答:“已經夠了,我對現在的火炮火槍已經非常滿意了,這是現階段我們能做到地、最先進也是最厲害的手段,至於進一步發展——你可以提出你的設想,讓後人操心去吧,我們總不能把後人的活都幹了,讓他們只能重複我們的努力。”
帥範點點頭:“這倒是!現在的技術手段,也只能是做到這一步了,採用新式炸藥後,可以改進手雷,還能利用旋風炮把手雷發射的更遠,這已經夠了。至於遠戰,目前來看我們的鐵炮也能應付……
這倒讓我想起環慶,我們地小炮裝到炮車上,一匹馬就能拖動,再跟西夏人交戰,想必也不是毫無還手之力……”
旁邊一個官員笑著插嘴:“趙大人至今還想著環慶,還想著夏人,既然如此,趙大人替環慶訓練地火槍手怎麼不還給環慶路?”
這位官員是新任廣南東路察訪使燕瑛,在他抵達廣南東路之前,潭州通判畢漸上書朝廷,要求朝廷將元佑年間在全國各地燒錄的碑刻紀事全部碎毀,章惇興奮地贊同了,於是。歐陽修地《醉翁亭記》,蘇軾的超然亭紀……等等一大批著名碑文禁燬,一時之間,無數大宋卓越文化毀滅。
同月,貶官範祖禹死在廣東化州,梁燾死在化州,這是最後幾位死在廣南的前任政事堂高官,至此。整個廣南的貶官只剩下了蘇軾還有蘇門四學士。
此時,西夏人已經請求了議和,朝廷也容許了。但同時,他們在上個月入寇義合砦——張誠用手雷狠狠教訓了這夥人;本月,西夏人再度轉攻塞門砦,又受教訓,西夏人開始安靜下來。
西夏人地議和使朝廷感覺到天下太平,與此同時。他們繼續的入侵併沒有使朝廷感到驚詫,因為西夏人向來如此——按現在的話說,西夏是個分工明確的國度,國內主管議和的大臣只管跟大宋朝廷議和,而國內入侵的大臣則只管入侵大宋朝廷。他們互不干涉內政。所以,西夏會一邊卑躬屈膝的議和,一邊狂傲地頻繁入侵大宋。
而議和前與議和後稍有不同的是:議和後地入侵不再由國家出面,而是由地方政府出面。故此規模比較小。但你要因此斥責西夏,西夏人就會裝糊塗,振振有詞地回答:我們西夏國主跟你議和了,但我們下面的軍州卻沒有跟你們議和;我們政府答應不再入侵,可我們下面的軍州沒有答應不入侵。所以我們不算言而無信,不算撕毀協議,不算無賴國度,我們很有道德地信守合約。我們很君子……
對於這樣的流氓國家是沒有道理可講的,它把“國家”與“轄下的行政省”割裂開來,理直氣壯地跟你耍無賴,所以宋朝庭只能忍下這口氣,無奈地看著對方的撒潑……
趙興嘿嘿冷笑著:“燕大人,我聽說西夏人也有了火器,我一直納悶誰賣給西夏人的。我無法追查這事,但我打定主意:呂惠卿不調走。這支火槍隊我不打算交還環慶——你跟朝廷說實話。就說對呂惠卿這樣地人,我不放心!
至於呂惠卿……嘿嘿。你告訴他,研究火槍的經費很龐大,從中稍稍剋扣點就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你只要告訴他這句話,他必定會哭著喊著要求自己研究火槍,哪怕我塞給他現成的火槍,他也堅決拒絕。”
燕瑛尷尬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