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宋該享受的權益,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商勢力找著由頭,幫助爭鬥中的某一方,如此一來,戰爭的天平就傾斜了。
源業平這幾年替趙興經營耽羅島的勢力,在耽羅島地基業穩固後,他也作為趙興地代理,時不時的回長門耀武揚威一番。隨著長門地位地變遷,如今他這個“被驅逐的人”重新列入源氏家譜,關東武士團正在竭力拉攏他,而公卿們也唯恐一向傾向宮廷的長門,因為有源業平這個變數而倒向關東武士團,所以在最近決定增加趙興的封領,源業平這次就是帶著天皇詔書跑回來的。
這時候,日本國上下正處在“群體性大宋仰慕癲狂症”中,他們對於本國國民擔任宋朝官員,不僅沒有牴觸,反而覺得這是天朝上國賞賜的莫大榮耀,源業平藉著他那不入流的推官身份,進入日本後也成了日本的時尚代表、公卿們追逐的偶像。而日本國上下,對於趙興這位有著日本官銜的宋人,竟然能夠做到“天朝”三品官員,全國上下無論百姓公卿感覺到這是一種天朝恩賜,為了不讓趙興在日本的官銜相比宋國顯得不入流,公卿們特地贈送給趙興一個“徵夷大將軍”銜——貌似正常的歷史中,南宋時期也有一名日本人在宋朝做了個不入流的小官,日本國立即給他奉上“徵夷大將軍”的名譽官銜。這個日本人死後,其家屬還哭著喊著要求葬在“天朝”(其墓至今猶存)。
因為有這種身份,源業平剛才的勸告也帶有不同尋常的意味。他帶著日本天皇的封賞而來,也知道趙興對此不以為然,所以也沒鄭重要求趙興拜領倭國官銜,但他慫恿趙興開口,要求天皇封賞北方的冰封之島,這也意味著:只要趙興願意為北方那片貧瘠的土地交納象徵意義上的賦稅,日本朝廷上下是求之不得的。
趙興也是個有便宜不佔白不佔地主兒。在他的記憶中,北海道一直是日本人不太關注的領土,到了明代前,哥薩克移民遷移到北海道,日本人稱其為“蝦夷”,預設了那群哥薩克對北方土地的擁有權。
這時候,如果他出面要求對北海道的領主權,並願意象徵性的交納一定性的賦稅。估計日本宮廷一定心中竊喜——連那片冰封土地也能收上賦稅,他們怎麼不肯。
“土地,我對土地的渴求從無止境,哪怕是片冰封大陸——就按你地意思,向天皇要求封賞北方領土……”趙興眨巴眨巴眼,心裡盤算了一番,又補充說:“那片領土冬天連大海都結冰,港口根本不能使用。只有夏天可以做一個臨時的歇腳之地,所以賦稅不能定的過高,我願意支付大約百貫左右——只有這個數字我能接受。”
據趙興所知,北海道可是一個大型的漁場,在冷水裡。海洋生物生長緩慢,魚肉格外鮮嫩,而北海道取之不盡的冰,恰好是這個缺乏保鮮技術的古代最需要的。況且。那些滯留廣州的白人水手對捕鯨加工非常在行,有了他們帶領,趙興相信佔據那片土地,一定不會虧本。
既然捕鯨本來就是個極其賺錢地行業,為什麼到了趙興手裡,做不到淌金流銀?
源業平苦著臉答應著,半晌,他又小心的試探說:“大人。這事你不著急吧?……我好不容易回到大宋,正好想享受一下,如果大人不急,我明年開春再回去。”
趙興輕輕點頭許可,又轉過身去吩咐陳不群:“你帶著那些朝貢藩王北上的時候,一定壓著路程走,爭取在天寧節後抵達揚州,而後再慢慢北上。”
陳不群回答:“老師。你的意思我明白。可我有點擔心,我帶來的那些酋長。頂多是海外一個部落之王,讓他們冒名國王朝貢,這事……”
趙興咧咧嘴,無聲地笑了。
在製造假國王朝貢這件事上,趙興無論怎麼算,頂多也就是一個零售商。趙興還記得他在現實世界曾聽到的一段傳說:傳說鄭和曾引領馬爾地夫國王,慕名朝貢。結果“鄭和下西洋六百週年慶典”的時候,馬爾地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