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六章 引刀成一快,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宴上拿亡國之君開玩笑,確實不符合大宋一貫的禮儀,曾布這麼一說,在場的官員都有點訕訕,王師儒快速地掃了一眼來祝賀的藩國使節,略微失望的嘆了口氣,他這番話沒有引起意料之中的同仇敵愾,座上那些來朝賀地藩國使節只顧欣賞大宋歌舞,被大宋的文化所震撼,一副心悅誠服的樣子,怒其不爭的王師儒失望的輕輕嘆氣,一轉臉,發現趙興正盯著他,注意觀察著他的神態,王師儒趕緊舉起酒杯,衝趙興晃了晃,借袍袖遮面,迴避了趙興的探究。
接下來,一時亂了。第二盅酒、第三盅酒壓縮在一起,禮部官員省略了中間的結果,接二連三地暢飲祝酒,等到宮娥在趙興等面前擺上食物,也該進行到了第四盅酒,接著,第四盅酒配的菜也一起端了上來。
第三盞時的下酒物有:白肉、鹹豉(豆豉)、爆肉(水爆肉),還有雙下駝峰角子(駝峰形餃子,一煮一蒸)。帥範翻了個白眼,點了點那盤豆豉,無語的搖搖頭。豆豉之所以作為國宴的一道大菜端上酒席,是源於宋代的鹽政,由於宋代食鹽專賣法,鹽成為一種奢侈品,大多數菜都是不放鹽的,這就形成了當時獨特的菜餚文化——所有地菜都比放鹽,端到酒席之上,客人要蘸著醬吃,而豆豉就是一種鹹醬。
帥範在廣東多年,跟著趙興,已經完全適應了炒菜放鹽地飲食習慣,乍一回到京師,看著端上來的白肉,又扭臉看看左右官員極為雅緻地用筷子夾起幾粒豆豉,在白肉上輕輕揉搓,而後極為嫻熟的用肉片裹上豆豉,優雅的將這肉片放進嘴裡,帥範都快要哭出來了。
用筷子夾起一粒圓滾滾的豆豉,完成這一系列高難度動作,帥範不是不會。但他多年沒有如此幹過了,如今要他在國宴上完成這一切,想一點失誤都沒有,對他來說做不到。他舉著筷子,躊躇著。
筷子是象牙做的,渾若白玉,筷尾鑲嵌著黃金,令筷子顯得金壁輝煌。帥範能舉起更沉重的東西,但此時,這雙筷子他感覺到難以想象的沉重。
正好,宮娥們端來兩支羊腿,趙興粗魯地抓過羊腿,不顧形象的吆喝:“刀來,讓我引刀成一塊。”
無數官員暗中撇嘴,心中只有兩個字:武夫!
但趙興的粗魯恰好替帥範解了圍。他也連忙跟著做出粗魯狀態:“刀來,有肉怎能無刀,讓我來為陛下操刀一割,不知陛下看中那塊沃土?”
帥範的話充滿隱喻,他的這句話承接皇帝前面說的。用羊腿比喻領土,這下子,官員們緩和了態度,他們笑嘻嘻的瞥向坐在前排的外國使節。有官員耐不住,還吆喝出聲來:“西夏!”
西夏使節坐在座中,臉色都綠了。他已經得到訊息,西夏人民地好朋友,大貪官呂惠卿已經被倔老頭範純粹收手,而他進一步得到的訊息是遼國在於趙興的交手中吃了大虧,趙興動用的新式武器花樣百出,威力巨大。一時之間,遼國君臣都非常恐慌,為此,不得不接受一份屈辱的平等條約,雖然這份條約是用地方名義簽署的。
範純粹沒有保密意識,他領著五百朱雀軍士兵一路返回環慶,做事非常張揚。西夏人都知道範純粹從趙興手裡接收到了一支新式軍隊,這支軍隊是趙興特地為已故的章楶量身打造。專門對付騎兵戰術的火器部隊。從這支軍隊與遼人交手地表現看。西夏人暫時想不出對付這支軍隊的辦法,想到這裡。西夏使節嘴裡發苦。
“惹不得,果然是惹不得,誰能想到,趙離人從環慶貶往嶺南,還一直惦記著我們西夏,十年時間,他處心積慮打造這支專門針對我們的火器部隊,號稱在他面前沒有轟不開的城池……幸好我們議和了,否則的話,我西夏靠什麼而戰。”
轉念之間,西夏使節有了一絲領悟:“趙離人這是在撩撥我,大宋君臣是在撩撥我,他們有了這支軍隊後,不甘心議和地結果,想著讓我們開起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