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院萬馬齊喑,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相。

說起來,論裝備的豪華程度,眼前這支遼國最拿得出手的軍隊雖然鎧甲鮮明,裝備優良,但跟趙興地軍隊一比,活脫脫一支乞丐隊伍。而論騎兵,趙興的騎兵騎的都是與黃金等重的寶馬,它數量雖然少,但一匹戰馬牽出去,足以買下對面軍隊地全部戰馬。

而論武器,在新一代火槍面前,遼人使得刀箭再鋒利,在大炮面前也是個渣。

如果再談到隨身的配備,那遼人就更加不堪了。趙興計程車兵隨身都有一個工具包,裝著小五金工具,可以自己對武器做出修理調整,而遼人聽都沒聽說過那些五金工具。

此外,宋軍還裝備有單人帳篷,羽絨睡袋,呢子大衣,甚至每個人還配備一套玻璃的酒精爐具,拿昂貴的烈酒當作不花錢燃料似的燒茶、燒鉛,這種極端的浪費行為,在韓資讓看來簡直是犯罪。

原本,按照傳統觀點,這樣一支追求舒適,追求享受,隨身裝置配備到奢華境地的軍隊是貪圖享受地,是戰鬥意識不強烈的,是缺少死戰精神的。但與他們交手過的韓資讓卻清楚,這支軍隊的兇狠程度,比遼國最精銳的殿前軍也不遑多讓。

在這樣一支軍隊面前,王師儒拿來炫耀的南京路禁軍顯得滑稽可笑。那些士兵營養充足的臉上浮現著浮躁、驕縱地神情,他們傲氣凌人地注視著宋軍,但神情中卻透露出惶惶不安,正是這種惶惶不安洩了他們的底……

城頭上,追隨趙興用望遠鏡打量這支軍隊地宋兵將領嘴角浮現著冷笑,眼睛不由自主的落向這群士兵的脖子,似乎琢磨著怎樣下刀。

王師儒一個文臣,穿了一身類似唐代明光鎧的青唐甲(板式鎧甲),騎在馬上耀武揚威的走進武清城,這人在韓氏兄弟激戰正酣的時候,率領南京路上最精銳的武裝力量——也就是這支禁軍,躲在安次徘徊不前,如今戰事平息,終於讓王師儒有了炫耀的機會,他志得意滿,騎在馬上、帶著居高臨下的神情,得意洋洋的踏進了武清城……立刻在城門處,遇到了騎著比他胯下馬更高戰馬的趙興。

此刻,城門口不僅有趙興在,還有帥範,倭人源業平,蕭氏兄弟,他們每人騎著一匹雄峻高大到令人髮指的戰馬,看著騎著矮小的蒙古“駿馬(也可稱之為‘駿驢’)”入城的王師儒,居高臨下的喝問:“來者何人?”

這句話是一句廢話。

因為王師儒在來之前,已經讓人預先遞上了自己的名帖,城裡的人知道來的是誰。

但這句話不得不問,因為趙興是個心理戰高手,他喜歡用重重手段摧殘人的心理,讓人不由自主的對自己的處境產生絕望——讓入城的王師儒自報名姓,也是一種心理摧殘。

王師儒不由自主的隨口回答:“本官:副樞密使王師儒。”

趙興居高臨下,倨傲的通報:“本官:皇城使,敷文閣學士、南洋巡閱使、檢校樞密院詹事、兩廣轉運使、廣州市舶使、廣南東路水步馬軍鈐轄,領本路經略使、兩廣鑄錢司都大提點……趙興趙離人,奉召來與遼國和談。”

趙興不是和談的正使,正使蔣之奇從眾人往後轉出來,在這個寒冷的冬天,他輕搖小扇,瀟瀟灑灑的跟著自報家門。等蔣之奇報完了他那冗長的官名,趙興俯下身,傲慢的問了一句:“王大人,你少說了兩個字——奉詔,莫非你這次和談不是奉詔?”

遼國南院是完全仿造宋朝的官制設立的,王師儒這位副樞密使品級也與趙興這位“檢校樞密院詹事”相當,再加上趙興的“都章平國事”,宋朝派出的談判副使地位已經等同於王師儒,如果再加上蔣之奇這位二品右正言,遼國的談判使者在官位上已經落了下風。

所以,如果遼國人的談判使者不是奉詔而行,那麼雙方根本沒有談判的必要。

王師儒的心理本已處於弱勢,又被趙興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