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擊沒有終止線,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潘大臨咧嘴一笑:“我剛才說了,我是從廣東來的,聽到你在黃河,我在登州登了岸,在真定府遇上了蔣大人——坡公已經知道了朝廷赦免的訊息,他打算明年開春上路。
坡公還聽說範純粹回守環慶的訊息,特地做了一首詩讓我送給範大人,詩曰:‘才大古難用,論高常近迂。君看趙魏老,乃為滕大夫。浮雲無根蒂,黃潦能須臾。知經幾成敗,得見真賢愚。羽旄照城闕,談笑安邊隅。當年老使君,赤手降於菟。諸郎更何事,折箠鞭其雛。吾知鄧平叔,不鬥月支胡(蘇軾.送範純粹守慶州)。’”
潘大臨搖頭晃腦吟誦完蘇軾這首並不怎麼出色的應景詩,咂了幾下嘴,似乎品味了一番,旁邊的源業平已經聽痴了,他眼中放出地光芒比潘大臨還迷醉,嘴唇不時蠕動,似乎在背誦這首詩。
等潘大臨回味完,他感觸的嘆息一聲,說:“我來的時候坐的是陳不群的船,他已經回防廣東了,順便帶回了朝廷地訊息、你的訊息,聽說我要北上找你,他還特地調了兩艘大戰艦……好大的船喲……”
趙興催促:“說重點,說重點。不要把話題越繞越遠。”
潘大臨茫然的瞪大眼睛:“重點是什麼?……呀,重點——坡公已經知道朝堂地訊息,但因為沒有接到朝廷詔書,所以他打算再等一等。坡公說貶謫嶺南多年,還沒來得及瀏覽一下當地的風景,現在是無罪之身了,正好四處遊玩一下,寫幾首吟頌的山河的詩……
啊啊,坡公的每首詩都足以流傳千古,恨我受人所託只能趕著來找你,卻不能於坡公身邊聆聽佳句,大憾,大憾!……重點是吧——好了好了,我隨船給你帶來了數萬斤火藥,還有一千杆新式火槍,帥梅州(帥範)正在南岸盤點。他說等黃河凍硬了,他就過來接應你。”
趙興轉向蔣之奇:“蔣大人,我們別做意氣之爭了,等黃河結冰後,我的補給恢復了,我就提兵向前,逼迫遼人與我和談,爭取在正月前與遼人重新達成協議。不過。我記得這樣的和談大事,應該有禮部的人主持,蔣大人是不是送信回去,讓朝廷派一個禮部官員過來……”
蔣之奇還沒來得及答應,一堆朱雀軍地參謀匆匆跑來,一見趙興,也不管還有其他官員在場,大聲嚷嚷:“大人。確認了確認了!剛才幾名士兵出營去搜尋遼人傷兵,找到了一名遼人軍官,得到確認訊息:對面的正是崇義軍節度使為韓資讓,廣順軍節度使為御史中丞韓君義——二韓都在,韓君義受了重傷。說是被我們的炮擊驚了戰馬,墜馬受傷。
還有,遼人地參知政事、漢人行宮都部署趙孝嚴剛剛病逝,現在遼人那裡做主的是樞密副使王師儒。”
蔣之奇悵然若失:“趙孝嚴趙大人死了。王師儒開始獨擋一面,沒想到啊,昔日一見,今日天人相隔,物是人非,咦籲兮……”
趙興好奇的掃了一眼蔣之奇:“蔣大人認識趙孝嚴、王師儒?”
蔣之奇點點頭:“我曾經出使北國,當初負責接待的就是這兩人,趙孝嚴大人道德文章。令人仰慕;王師儒大人好學不倦,北國人物,也就這兩個人出色。可惜,再也見不到了。”
趙興點點頭:“我聽說這兩位大人也是中都儒學名家,認為遼國才是中原正朔,而我朝只不過是南夷,是遼國的臣屬國,蔣大人敬仰此二人。難道也贊成他們地主張?”
蔣之奇憋了個臉紅。他說不出話來,只好借咳嗽掩飾。
趙興只好揮揮手。命令士兵騰出一間帳篷來,又對蔣之奇安排說:“蔣大人,北風寒冷,你先去暖帳裡安歇,我跟參軍們商量一下這仗怎麼打,等商量好了,我再去請你。”
蔣之奇點點頭,借咳嗽掩飾,趕緊隨著士兵走。在他身後,趙興衝著蔣之奇地背影輕輕搖頭。潘大臨好奇的問:“趙兄,怎麼了,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