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二章 沒有人能阻止我們,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大人能做到這點,我大宋北方至少能裁撤二十萬軍隊,如此一來,國家大幸,社稷大幸……嗯,盛世就真的來了。”

蔣之奇一臉的嚮往,趙興沒有回答,他約束著胯下的戰馬,跟著鼓點緩慢前行。

這戰馬不是他訓練的戰馬,只是一匹繳獲的遼國戰馬。此戰中大多數那些繳獲的戰馬都在拉炮,好不容易擠出了數匹也是讓斥候先挑,剩下的馬就兩匹,趙興一匹,蕭峰一匹。

因為戰馬沒有受過鼓聲地訓練,趙興一邊走,一邊竭力約束著戰馬,以避免讓戰馬衝亂了佇列。心無二用的情況下,他顧不上蔣之奇怎麼想,敷衍地回答,心裡還嘀咕:“盛世,真的是盛世嗎?”

幾名斥候奔過來,大聲彙報:“遼兵出營了,兩千騎兵,六千步卒,也在前面列陣。”

趙興一揮手:“火槍隊向兩側展開,讓出中軍位置來,讓我的炮兵上前——注意,注意按操典執行,告訴火槍兵,這次沒有指揮官,請他們自己把握時機開火。”

一種新武器的應用,是需要反覆磨合的,透過不斷的實戰檢測,才能摸索出武器的最佳使用效果,這才是正常地歷史現象。

人類摸索使用長矛,花了三百萬年;摸索使用弓箭,又花了一萬三千年。而使用火槍地技術,在正常的歷史中,人類需要摸索三百年,才摸著門路,又花了一百多年,才將火槍地威力發揮到極致。

趙興不是個軍事學家,他只是在現代看了很多戰爭大片,飽受了現代資訊爆炸的轟擊,多少知道一點什麼是“正確的道路”。

他知道火槍要排列成散兵線,集中輸送火力,才能保證最大殺傷,所以他的陣型是方方正正的大型方陣。

他知道。這時代限於技術條件,火槍的射擊頻率不高,射擊的距離也不如人意。比如這時代地前裝滑膛槍有效射程也就在二三百米,這等距離,騎兵衝鋒只需要一分鐘左右,而這一分鐘,熟練的火槍手最多能輪到三輪射擊的功夫。

火槍如此,大炮的射擊頻率則更慢。基本上能做到一分鐘一炮就是熟練的炮手,這個射擊頻率還不考慮炮膛的冷卻速度。

然而,火槍的威力卻不是弓箭所能比擬的,遭受弓箭射擊地人,只要稍稍增加防護力,渾身可以插上幾十只箭,卻依舊不影響行動,這也就是電影中常見的渾身被射成刺蝟一樣。卻依舊搏殺不止的勇士。

真正的現實世界中,一箭將人射個對穿是不存在的。

所以,弓箭基本上是阻止不了騎兵衝鋒的,這也就是西夏的鐵鷂子將身軀綁在戰馬上的原因,只要還具備操控戰馬地能力。他就能衝入步兵大陣中。徹底摧毀步兵的抵抗。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就像是現代戰爭中的坦克,幾乎是無敵的存在。雖然由於蒙古馬個子矮小,所以遼兵頂多也就相當日本二戰期間的“豆坦克”。但“豆坦克”依舊是坦克。欺負沒有大炮地軍隊,一欺負一個準。

對付騎兵,最有效的手段是騎兵,而後才輪到大炮火槍投石車與床弩,但在冷兵器時代,後兩種武器體積龐大,移動不便。當初宋兵雖也靠這兩樣武器抵禦住了北方胡馬的南渡,但總的說來。防守有餘,而攻擊不足。

與傳統宋兵不同地是,趙興帶領的是一支跨越時代的軍隊——火槍兵一杆隨身攜帶的火槍,射擊威力相當於床弩,對騎兵衝鋒的“止動效果”非常出色,射擊頻率要比床弩高,準確度也遠超床弩。

唯一遺憾的是,士兵之間的配合不足。對火槍戰法極不適應。

由於火槍的特性。趙興要求士兵射擊地時候排列成一條橫隊,因為凡是被火槍打中的騎兵與戰馬。都會失去衝鋒速度,但這就需要士兵具備極大的勇氣,面對衝過來的、體積、重量是自己十餘倍的戰馬坦然無懼,並且冷靜的完成操典上規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