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三十八章 有嘴說不清,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宮保衛工作。
至此,小皇帝才算坐穩了位子,再不用擔心權臣章惇的反對。
鬆了口氣的小皇帝親切的轉向高俅,吩咐。:“高愛卿,朕打算讓你去真定府走一圈,回來後再殿前司謀個官職,如此一來,朕也算放心了。”
殿前司都指揮,民間俗稱“太尉”,這也是高俅“高太尉”稱呼的來歷。
高俅躬身謝了皇恩,順勢補充說:“陛下,只是現在三司衙門還沒盡到手,臣暫時離不開。”
在原本的歷史上,高俅只是一個秘書型地官員,宋徽宗趙佶雖然信任他,但並沒有以為高俅有什麼治國之術,所以就把他放在自己左右,擔任一個皇宮守衛的活兒。
大宋朝的皇權並不像明代、滿清時代那麼變態,那些朝代,皇帝想用誰只是一句話的事情。而宋代的高俅不是科舉出生,皇帝想重用他,最好地辦法是讓他去鍍一層金。原本的歷史上,皇帝是把高俅派到環慶,讓範純粹幫高俅弄了點戰功,才有資格擔任殿前司都指揮。
但現在,歷史稍稍有改變,透過高俅,小皇帝獲得了趙興的鼎力支援,這使得高俅的重要性凸現出來,皇帝感覺有點離不開他了,故而,高俅地話立即得到皇帝的贊同。
“卿可稍待,待朕問問趙叔叔……趙卿正在做什麼,有人說他跟遼人打起來了,朕很憂心”,小皇帝趙佶位子坐穩了,想起了國家大事,正好童貫佈置好了一切,從外面走來。小皇帝急問:“趙卿在順保寨如何?”
童貫躬身回答:“趙大人跟遼人打起來了,他讓我轉告官家,此一戰,當為官家謀‘一世安定’。”
趙佶搖搖頭:“趙卿之能,我早已知道,可是我朝與遼國一旦開戰,戰火蔓延起來。不知道何日終止。童愛卿走後,御史多有彈劾趙離人跋扈,朕想知道的是:前線戰事如何?趙卿手下有多少士兵?”
童貫躬身回答:“趙大人說了,遼國才經歷過災荒,南院去年還遭受了一次大叛亂。而宋遼承平已久,在此期間,我大宋國力逐漸上升,遼國卻逐漸虛弱。現在,是時候讓遼國人知道這個差別了。
趙大人讓我轉告官家,說:盟約的締結是在當時雙方的力量對比下,達成的彼此都可以接受的條件。如今事過境遷,當雙方力量對比發生重大變化時,有必要重新修正盟約。他這次去,就是想讓遼人知道:情況變了,迫切需要遵守盟約的是遼國。而不是我朝。
趙大人還說,官家不用擔心戰爭規模擴大化,遼國人新死了南院大王;此刻又時值冬天,而遼國地任命官吏都是在春天,新官從草原王庭趕到南院。恐怕他已經達到目的——這個冬天遼國南院沒有主持者,所以他們沒有力量擴大戰事。
此外,縱觀遼國國力,他們也打不起大規模戰爭了。因為女真人已經在北方發動了叛亂。遼人不敢打一場兩線戰爭,即使遼人頭吃腫了,想來一場兩線作戰,以遼國窮困的國力,南線的戰事規模一定不大,因為他們花不起這份錢。
反觀我大宋,我朝如今制壓南海,奪佔大理後。使我朝的銀、銅產量增加了一倍以上,佔婆、大理千年積蓄,讓朝廷十年財政無憂,府庫充足——趙大人說,若是這場戰爭在明年春天結束,光他廣南一地的火藥庫存,已經足夠支撐千人規模的戰鬥。
趙大人說,我大宋已經進入了火藥時代。而遼人還在用刀槍戰鬥。我們是時候讓遼人知道這點,知道我大宋已經有能力抵禦他們‘打草谷’。同時,我們也需要在戰鬥中,摸索出一套火槍戰法,以便應付將來的戰鬥。此乃趙大人試探遼人地目地!”
“將來的戰鬥”——這幾個字童貫說地格外意味深長。
收復幽燕是大宋幾代人的夢想,因為有了幽燕,大宋的國防線就可以推進到燕山山區憑險據守,否則的話,胡馬一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