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七章 亡國之君的眼淚,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算是……”
程阿珠這種說法讓趙興欣喜,他這時還不知道朝堂裡有人正在打他兒子地主意。
朝堂上,鄧溫伯看著手中的戰報,按戰報上的內容複述說:“夏四月,宋商頻頻來報,訴其在大理境內受到‘不公正待遇’,奈何大雨傾盆,朝廷未作任何指示,致使我廣西、廣東兩府有心無力。夏五月,傳大理境內爆發大規模針對宋商的騷亂,其中多有廣西軍與廣東兵親屬在內,臣等連章飛報朝廷,軍情緊急,為防大理騷亂波及宋境,我廣東、廣西集結兵力嚴防以待。
夏六月,雨稍停,傳‘大理集兵邊境’,廣西經略使張田責問大理,不防引起大理警覺,大理兵淺入宋境試探,我廣西兵奮起反擊,斬首三千,並乘勝追擊。廣東經略使、轉運使趙興隨即調兵三千,交付張廣西指揮,張廣西(張田)沿途追擊,可惜使用了錯誤地地圖,誤入善闡府,宋軍遂破城。
此時局勢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兩廣遂添兵大理,大理百姓心慕王化,簞壺犒軍,我軍勢如破竹,攻下大理王都,至此,大理國滅。
臣等二人再次頓首,向吾皇呈現漢時舊郡,幸賴朝廷……吾皇……(省略馬屁話三千字)”
章惇一聽,笑了:“這文章定是出自張田之手,那個武夫不學無術,說話粗鄙,奏章中語無倫次,可看在他為朝廷開疆拓土的份上,老夫就不追究他了,回頭找幾個翰林學士,把他的奏章潤色一番——這可是大宋百年來第一次滅國開疆的奏章,不能讓周邊四夷小覷了我們。”
鄧溫伯插嘴說:“這奏章也有趙離人的風格,他在環慶路上那幾封報捷表我都翻了,一脈相承的不談戰利品,只談開疆拓土。對自己的錯誤輕描淡寫,對敵人的錯誤大書特書,甚有顛倒黑白地風格。瞧,不公正待遇、大理集兵邊境、使用了錯誤的地圖、誤入……偏遠地一個象林郡。我們奪回來了又能幹什麼,朝廷每年貼補的錢都不止這麼多。”
章惇聽到這,低頭向自己的兒子章援吩咐一聲,章援轉身在桌案上翻動了一下,取出一封信遞給章惇,章惇展開信,衝各位大臣說:“這是趙離人四月份的時候給我送的一封信——私信,我也就是看在這封信上。才打算不理大理人的抱怨。
趙離人在信中說,大理有數不清地銅礦與銀礦,兩個銅礦地礦藏蘊含量就相當於現在大宋擁有地銅礦出產總和。趙離人打算奪下大理後,裁撤兩廣地區所有地小銅礦,裁撤下來的礦監人員全部調往大理,他預計,奪佔大理之後,我大宋每年的鑄幣量能夠增加五成。
五成。就是每年兩百萬貫左右,如此一來,光兩廣之地,我們每年的鑄幣量就能達到五百萬貫。加上茶馬稅、鹽稅、市易稅……我大宋一年能增加約四百萬貫的稅賦,相當於增加一個福建路。”
說到錢。還是一筆如此豐厚的鉅款,被大宋捉襟見肘的財政困局鬧地坐臥不安的大臣這才臉上有了笑容,蔡卞是個急先鋒,他趕緊回答:“大理國原先的稅賦是多少?讓趙離人按大理國原先的賦稅加五成上交朝廷。如此,朝廷便許他處置大理……”
章惇笑了,他揚一揚手中的趙興地私信,回答:“那趙興可佔便宜了,他送來的這封信,記錄了大理連年的賦稅額度,最高峰不過一百三十萬貫,嗯哪。便是讓趙離人每年交納兩百萬貫,以他的能力,也是便宜他了。”
許將搶先回答:“那就五百萬貫,他廣東每年上交兩千萬貫,增加一個象林郡,讓他多付五百萬貫,也算便宜他了……”
朝廷大臣商議地熱火朝天,他們不覺得自己這番商議有多出格。實際上。他們討論的是:新佔領的象林郡由趙興全盤負責接管。
這是不符合朝廷體制的,但由於新佔領的國度。安撫起來很是麻煩,朝廷需要不停的往裡頭貼錢,限於目前的財政狀況,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