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零五章 給點陽光就燦爛,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凡海外宋商抵達外蕃時,可以向當地總督府申請落地登記,當然,大宋是個自由地國度。商人也可以不進行登記。但若商人遭到了不公正待遇。或者遭到了生命威脅,可以向當地總督府申請保護——“我的大炮就是幹這事的”。趙興在第三版上咬牙切齒的宣佈。
這個決定一出,立刻在兩廣地帶掀起軒然大波,大宋的海商紛紛向市舶司申領國民證。隨著《海事新聞報》向周圍擴散,連泉州、明州、密州的海商也來廣南申領國民證。
開玩笑,有了這份證件,從此在南海,只許我宋商欺負別人,不許別人欺負我宋商,這簡直是護身符嘛。為此,大宋各地的商人掀起了一股南下熱,不管是否經營海貿,他們也要跑到廣東南路另一份國民證——反正趙興只要申請就給發放,全不管你是否有意願經營海貿。
這份國民證都有啥用,按照廣南地方法令,它保護持證人的版權、發明權、專利權,還保護持證人地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此外,還保證持證人的信仰自由權。萬一持證人在外國犯了事,有這份證件,則意味著外國無權審判你,只能由駐外自治港、自治貿易領、共和國官府進行審判。而按照趙興的說法,即使這些海外官府機構判決了,身為宋商你還有一份上訴權,可以當堂要求回到家鄉,向家鄉官府上訴。
只要受審著者提出這份上訴要求,按照趙興的說法,當地總督府唯一可做的事就是將犯事宋商押上船,遞解回國。
這個背書簡直是肆無忌憚的偏袒,但大宋商人喜歡。隨著這份報紙傳播開來,大宋商人見面的問候語已經變成了:“今天你辦證了嗎?”若他們當中不辦一份國民證,彼此見面都不好意思打招呼。
這份報紙傳入宮中,宮裡正在緊張籌備獻俘太廟的儀式,趙煦終於見到他期盼地報紙,立刻坐不住了,他揮舞著報紙來到政事堂找章惇。興奮地大喊:“這是開疆拓土,瞧瞧,趙離人眨眼之間替朕增加了海外七個領地,這怎麼不算是開疆拓土……如此一來,朕的功績也算是追地上先皇神宗陛下。”
章惇還沒回答,蔡卞手裡也拿著一份報紙,他拱手說:“陛下,怕不是開疆拓土。海外飛地治理頗難,趙離人這是好大喜功,他一個‘指射之地’還任命海外地‘指射官員’……陛下應該下詔,委婉責備一番。”
章惇不喜歡聽這話,他要討好小皇帝,便攆著鬍鬚,得意的回答:“不管怎麼說,此誠是外古未有過的創舉。‘大宋的疆界不在於土地,而在於人民,宋人到哪裡落地生根,那裡就是華夏之域’——這話說的好,趙離人一舉將海外七座城市納入我大宋管轄之內。這七座城市要有杭州一半的稅收,我大宋相當於增加了三個半杭州。
‘海外領地無需多麼操心’,聽到了嗎,自治。這意味著我朝廷無需過多注意。只需時不時的派炮艦去一趟,展現一下我朝廷的存在,威懾當地土人,這已經夠了——白白坐收三個半杭州地稅收,需要做的只是登記一下進出的宋商,肥差呀!”
章惇無意之中說了一句大實話,蔡卞知道他說的是趙興所設立的總督官銜。官品相當於知州,那就是五品官。最差也是個從六品,這個官員已經靠上了高階官員的門檻,而他的任務並不繁重,無非是待在海外,體現大宋官府的存在,沒事幫人記記名字,偶爾向當地土人宣示一下天朝地威嚴。
海貿是個暴富的職業,待在海外。天高皇帝遠的。雖然不怎麼管事,但也相當於一個土皇帝。當五年土皇帝,回到中原,那就屬於朝廷高階官員,要想繼續在仕途努力,可以向更高品級前進。即使無心仕途,也可以按照大宋朝廷的規定,恩蔭一名孩子,自己做個足谷翁——這可是替子孫置辦下的家業。
蔡卞眨了眨眼,若有所思地說:“嶺南原本就是指射之地,海外那不更是指射之地嗎。趙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