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零三章 越南也來佔便宜,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座夢幻之城的美麗。
趙興所辦的第一期海事新聞報,除了戰報與孫琮遊記外,還有一份“百將譜”,裡面刊登了大理戰事有功的一百名大將,這些大將還用“鐵線畫法”——也就是漫畫的線條勾勒法,描繪出將領的頭像,詳細介紹這些將領地籍貫與功績,這些大將中,有超過七成的屬於廣西夷人,這一下子,掀起了廣西夷人的從軍熱,新歸屬的象林郡少數民族也跟風作案,他們哭著喊著要求加入廣東服妖軍……
趙興辦這份報紙是為了開啟國民眼界的,除了國內的事情,也刊登了當今西方最流行的話題——羅德島銅像之謎。
在公元前,希臘的羅德島製作了一座高三十三米地銅像,現在,人們就對傳說中地羅德島神像外形作出這樣的推測:巨像右手舉著投槍,左手按著長劍,柱腳是很高地圓柱,四周環繞著起伏的海浪。傳說中巨像的胯下能進出輪船。製作它的人哈列塔斯曾經聲稱:“給了世界第二個太陽”。
然而,羅德島巨大銅像只矗立了50餘年就慘遭不測。在公元前227年至公元前226年(秦王政、始皇帝登基前五年至六年),羅德島連續發生毀滅性的大地震,島上的城市建築遭到嚴重破壞。太陽神像也從它最不牢固的地方——膝蓋處斷裂開了,倒塌在地,只留下臺座和兩條小腿。
此後,埃及法老托勒密三世向羅德島人伸出了援助的雙手,準備提供一筆鉅額款項幫助羅德島人修復太陽神巨像,但羅德人謝絕了托勒密三世的好意。
神像巨大的身軀橫在地上,任憑風吹雨打,秋去春來。約900年後,即公元653年,阿拉伯人侵入羅德島,發現了躺在地上的巨像殘骸,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殘骸運送到敘利亞,賣給了一位商人。據說那個商人用了880頭駱駝才把殘骸運完,以後巨像就不知去向。又有人說,巨像倒塌不久後就被人盜走,但賊船在海上遇風暴沉沒,銅像埋在深深的海底。銅像究竟去了哪裡?恐怕是無從知曉的了。
羅德島的太陽神巨像已不復存在,但有關這個神奇雕像的傳說和猜測卻經久不衰。最先挑起這個話題的是位於義大利的“世界第一大學”。他們聲稱:羅德島巨像高達33米,按力學原理,巨像兩腳間間隔最多隻有10米寬,而這樣的跨度,稍具規模的船隻進出都有困難;若是這種姿勢,巨像的整體格局就會失去平衡。
對羅德島巨像的討論,意味著文藝復興時代的正式開始,而隨著對羅德島巨像的物理學研究,稍後不久催生了哥白尼。世界歷史學家認為,從這一年開始,地球進入了“物理時代”。
《海事新聞報》在這篇報道之後,加了一個編者案,詢問大家:“為什麼說‘按力學原理,巨像兩腳間間隔最多隻有10米寬’,這一結果是怎麼計算出來的,他們是依據什麼道理做出這一計算的。力學原理,說的是什麼原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