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宋海軍的誕生,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比如那位剛給你來信的謝麟謝大人,他不是荊湖北路轉運使,兼本路軍馬鈐轄,除本路經略使嗎,我聽說那位大人頭上地官銜不比東翁少。”
趙興嘆了口氣,評價說:“兩個大軍閥!”
不錯,趙興與謝麟是宋朝庭南方的兩大軍閥,當月,被四處的暴亂弄得焦頭爛額的朝廷給趙興與謝麟放開了手腳,允許他們訓練鄉勇,剿滅本地暴亂,甚至還強力要求兩人分片包乾,負責平定南方的動亂。謝麟分到了兩湖、兩江、兩淮的地盤,負責清剿這片區域的農民暴亂。趙興則負責兩廣、兩浙、福建的沿海地域。此後,趙興開始與謝麟比賽地擴軍。
謝麟所在的地盤人口多,閒著沒事的人也多,他一口氣招了三萬兵,趙興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才在廣東招了五千人,惱羞成怒的趙興乾脆給謝麟寫信,要求謝麟將手頭的軍隊分給他一半,謝麟回信,要求他每移送一名士兵,搭配五名老弱家人,由廣東給予安置。。趙興爽快的答應了,於是,謝麟將手頭的三萬軍隊全塞給趙興,轉手拿著趙興交給他的買賣人口錢,在兩湖又招收了四萬人。
這一舉動讓趙興氣地跺腳,他立刻派遣招兵官深入福建與兩淮,乾脆從兩地直接拉人。
這場招兵比賽以謝麟最先達到五萬兵力而告終,因為謝麟再也養不起更多地人了,而趙興比照謝麟招滿五萬人後,也停止了這場招兵大賽,雙方以一比一平罷手言和。
同樣是五萬人,但素質不一樣,謝麟招的人仿造廂軍編制,裝備不過一件紅上衣黑褲子、頭戴一頂范陽帽,人手一把纓槍與腰刀;而趙興招地軍隊延續了服妖軍的風格,每人六套軍裝,服裝又炫又妖。至於軍械……這東西還是別提得好,免得謝麟氣暈。
謝麟的部隊只經過了簡單的訓練,伙食水平也比照廂軍,而趙興的五萬軍隊經過優勝劣汰後,即使那些淘汰到兵工廠工作的軍匠,也是每天必有一頓大肉,薪水是禁軍的兩到三倍。
謝麟的軍隊弓箭兵很少,趙興最後挑選下來的三萬士兵,其中卻有六千弩手,那些弩都是優質紫檀製成的上等“名弓”——其實就是酸角枝製成的“假紅木弓弩”。
謝麟的軍隊沒有騎兵,趙興卻奢侈的組建了一支兩千人的騎兵隊伍,另外還有一支三千人的火槍隊。
整個五月,帥範都在荊湖與廣東兩頭跑,跟謝麟劃分防區,看完謝麟的軍隊,他回頭悄悄的告訴趙興:“大人,你最後裁減了兩萬人,我看是做對了。我們一萬人的軍隊都能花他們五萬人的軍費,以我看,我們五千人可以掃蕩他手頭的那五萬兵。”
“五千人打敗謝麟手頭那支軍隊——你小看我了”,趙興得意的笑著,又補充說:“當然,你也小看自己了。我們什麼訓練方式,謝麟什麼訓練方式?雖然這兩支軍隊都是由環慶老兵擔任軍官,組建的強軍。但我們跟謝麟不一樣,謝麟練軍是秉承經驗主義,而我們的練軍方式,已經弄成理論化、系統化的科學模式。以我看,我們派一千人出去,就能打的他滿地找牙。”
帥範訕笑著,舔著臉要求:“大人,原本針對大理打的是突襲戰,但現在多了三萬軍隊,那就不一樣了,你再給我一萬,我給你搬來更多的東西。”
趙興一搖頭:“應付流寇騷擾,我需要馬軍。馬軍不能動,火槍隊不到萬不得已不能用在戰場上,其他的你可以拿走。不過,這些才訓練了一個月計程車兵有什麼用,最多做個搬運工而已。”
帥範也贊成趙興的說法:“有搬運工才好,我這次去大理就是當搬運工的,搬運工越多越好。”
趙興與廣西經略使張田磨刀霍霍,但接下來要考驗這兩人臉皮的厚度了,雖然雨季道路泥濘,但大理國一點沒閒著,他們至今已經派出了六撥使節,直接從大理進入成都,而後從成都前往汴梁。大理派出的使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