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七章 皇帝說漏嘴了,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的,打算取……”
潘大臨本來伸出一個指頭,想著這點路一百貫也就夠了,但想到趙興那廝花錢沒個譜,錢帶少了害怕不夠,到時臨時借錢那就不雅了,所以他立刻換成三個指頭。
大櫃眼睛都沒眨,爽快的回答:“三萬貫——尊客是要金幣、銀幣?還是其它?現在道路不靖,遍地盜匪,尊客身上帶這麼多錢恐怕不妥,我建議尊客將兩萬五千貫換成飛票,剩下的換成金幣,不過,即使這樣也需僱幾個護衛同行。”
“啥?你說這三個指頭意味著三萬貫”,潘大臨大驚失色,他本想解釋自己只需要三百貫,但轉念一想,覺得說三百貫這數目,恐怕讓掌櫃小看了,他搖搖頭,馬上改口說:“我也知道路途不靖,所以我只打算帶三千貫。護衛,對了,麻煩掌櫃幫我僱幾名護衛。”
掌櫃一一答應下來,潘大臨這才想起剛才對方並沒有否認趙興是他們的幕後大老闆,他連忙問:“趙安撫最近怎麼樣了?”
掌櫃嘆了口氣,答:“尊客也是黃州人,我就不瞞你了,趙安撫已經被召回京了,不過大人沒有直接入京,他去了定州。蘇學士貶去了定州,大人打算去定州幫學士穩定一下局勢,教訓一下那些軍頭。”
“啥?又貶官了?”潘大臨暈暈乎乎出了豐隆行,站在路邊繼續犯愁。這下子他該幹什麼。蘇軾也貶了,他的學生趙離人被奪官,這下子他該向何處去。
身邊一個人低聲催促:“大郎,你看,若今日不走,我們是不是先安歇下來?”
潘大臨這才想起,身邊這八名壯漢是豐隆行代他僱傭的護衛。他正感到茫然的時候,忽然發現一支官員隊伍恰巧走過這條大街,旗牌官打的牌子上寫著大大的三個字“涇原 呂”。
呂大忠入京奏對,這是返回原任了。潘大臨趕忙拿出手本,派人遞給呂大忠。
潘大臨沒有功名,也就是說這個酒店小老闆連貢士都沒有考上,原本這樣的人沿路遞上手本,呂大忠是不屑接見的,但潘大臨這傢伙名氣也不小,加上他來往的都是張商英、蘇軾這樣的頂級人物,還跟趙興關係密切,所以呂大忠接到手本,沉思片刻,命令落轎,就在路邊接見了潘大臨。
“沒想到能見到‘滿城風雨’潘大臨,潘兄這是打算去哪裡?”呂大忠和藹的問。
潘大臨拱手,不亢不卑的回答:“在下原本打算去環慶拜訪吾友趙離人,沒想到他去任了,聽說他與大人一同被召喚上京奏對,不知大人可在京城見到過他。”
呂大忠一提起京城的經歷就顯得喜氣洋洋,他樂呵呵的回答:“趙離人啊,那傢伙去了定州,我在京城的時候,聽說朝廷已經三發明詔了,要求他入京,可趙興就是個犟驢,聽說他已經到了蘇學士衙門。”
潘大臨順嘴又問:“我觀大人喜氣洋洋,莫非這次入京有什麼喜事?”
呂大忠喜滋滋將皇帝安慰他的事告訴後者,當然,因為大宋朝沒有株連政策,所以他無需為哥哥被貶,自己升官感激陛下。他說的是皇帝特意安排哥哥的居住,並答應三年起復兄長的喜事。潘大臨聽後沉默片刻,答:“陛下失言矣,現在必然在後悔。”
呂大忠這才恍然——自己哥哥被貶為“循州安置”,皇帝怎麼說是他特意交代,安排哥哥在“安州”?
皇帝這是說漏嘴了,真相反而洩露了。
果然,後半月,呂大忠得到兄長死於虔州的訊息。同時獲得的是一份不說理由、莫名其妙的貶謫令,貶他循州接替哥哥服刑。
據說呂大忠死於循州後,小皇帝還沒事人一樣問當時的執政:“呂大防因何到了虔州”。史書記錄在這兒,慨嘆說:“嗚呼!帝王之度,非淺識可窺也。”
同月,定州衙門。
打從趙興到了真定府的訊息傳入毗鄰的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