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七章 皇帝說漏嘴了,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百五十七章 皇帝說漏嘴了

三月,科舉開始,趙興穿越真定進入定州。

林希知貢舉,凡是卷中斥責元佑年間執政的司馬光、呂公著等臣僚的一律為前幾名,第一名何昌言卷中罵了句“元佑臣僚,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恩”等語,方天若會在考卷中罵“當是時,鶴髮宵人,棋佈要路,今家財猶未籍沒,子孫猶未禁錮”,於是名列第二……

這次科舉給人一個明顯的訊號:讀書人文采怎樣無所謂,關鍵看你是否會迎合長官意識,會不會謾罵自己的對手……

於是,華夏政治自此不許發表異見。

隨著科舉的結束,紹聖時代終於開始了。所謂“紹聖”,按現代的話說,就是:緬懷已故偉大領袖宋神宗遺志,遵循導師王安石指明的路線,撥亂反正,將改革進行到底。具體措施是:凡是敵人贊同的我們必定反對。

為了反對而反對。

首先被“反對的”是司馬光,因為這廝反對過導師王安石,所以需要首先反對。司馬光寫了本《資治通鑑》——反對!於是新黨下令焚燬查禁《資治通鑑》,凡敢在閱讀本書的一律被當作懷念舊黨,需打倒批臭;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描寫了許多歷史人物——反對!凡司馬光在書中讚頌的人一律宣傳為惡人,凡司馬光所醜化的一律謳歌。凡司馬光貶謫過的官員,一律重用。比如呂惠卿,司馬光說他貪汙——反對,人呂惠卿好同志,需要重用,送他去西夏前線建功立業……

司馬光重用過許多同夥,比如蘇轍、李常——反對。於是新黨下令貶謫蘇轍與李常。蘇轍與李常這兩人還寫了本“世界第一會計學”書籍——反對!於是新黨下令查禁這本書,誰再敢於大宋政務上使用會計學統計財政狀況,一律視為舊黨人物打倒批臭。蘇頌也是舊黨人物,他研究了一座水運儀象臺——反對!新黨立即下令封閉水運儀象臺,誰敢再研究類似的東西,一律視為舊黨人物打倒、批臭……

此類行為,不勝列舉!

此類行為猖獗到什麼程度——由於大量奏章文字圖書被焚燬,以至於編年史形式的史書《續資治通鑑》,在隨後的三年內都呈現空白斷層,而人類有文字的歷史以來,居然出現歷史空白,上下五千年中唯有兩次記錄,一次是這個三年紹聖年代,一次是十年文革年代。除此之外,便是五胡亂華的大屠殺時代,也沒出現如此的歷史斷層。

同月,罷官回家的蔡京終於回到了揚州,但他左思右想,不敢在揚州安置,所以在揚州住下等於明白的告訴別人他曾在這裡貪汙巨量土地。於是,蔡京轉而在蘇州覓地,一邊定居一邊伺機復起。

同日,潘大臨抵達曲沃,他站在街頭,好一番琢磨著該何去何從。

潘大臨這幾年一直陪伴著貶謫的張商英待在太原。張商英這個月接到起復的命令,開始辭退從人,潘大臨也在辭退之列。他捲起行李後,漫無目的的走向黃河,走到曲沃這裡才回憶起自己似乎有個老朋友就在附近,在環慶路上當大官。潘大臨本想順路去找趙興,但現在他的路費不夠了,所以還在猶豫。

張商英辭退潘大臨,不是因為他太薄情,而是慣例如此。京城物價太貴了,連蘇軾這樣一個紙條都能換一頭羊的人,從黃州起復後都要辭退馬夢得,更何況張商英。他回京城只能拿死工資,那些錢可以讓自己奢侈的過日子,但想同時養著另一個人,讓另一個人也能舒適的生活下去,還遠遠不夠。

張商英一個貶官,收入能有多少,遣散潘大臨的時候也只給了幾貫錢的路費,但潘大臨不在乎,他是個狂熱的追星族,這幾年生活在張商英身邊,隨著張商英拜會了許多名家,心中已經很滿意了。

此刻,潘大臨還在拼命回憶,回憶兩年前他獲知趙興訊息的情景,那是趙興上任後傳給他的訊息,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兒子,你真教扶蘇修煉鬼背了?

白駒本尊

無妻徒刑

一紙銀

商業三國

赤虎

開局白門樓救下呂布

沉睡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