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九章 紙面上的交火,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端王來信表示自己年紀幼小,不精通理財,趙興又在端州身邊,所以他希望趙興能夠幫他管理一下端州。而他只能派出幾個太監在端州長住。以表示趙興行動地呼應。
高俅的來信就說的樸實了,端王趙佶愛好廣泛。每一項愛好都是奢侈玩意,要花大筆錢財支援。高俅估計了一下,端王府每年大概需要收入一百萬貫上下,才能支撐住。而端王開府後,宗室裡撥給的供養就很微薄了,一切全要靠端州封地支援。端州去年的賦稅是八十多萬貫,雖然屬於富裕之地,但算下來,依然有二十萬貫上下地缺口。
高俅在府中向端王講解了趙興的政績,加上趙興以前跟端王有過來往,所以端王打算徹底對封地端州放手,只是需按慣例派來幾名太監,在端州修建一座王府,此後則諸事委託趙興。
高俅在信裡說的“諸事委託趙興”,但實際上,所有的端州官銜都要被端王用來封賞親信。這些親信並不到任。所以按朝廷體制,趙興可以在當地任命副手。不過,這種王府屬吏獨立與官場體制之外,升遷地時候不計算在磨堪(資歷)之中,所以科舉出身的官員一般不願意擔任王府封地的官銜——比如李格非。
這是讓人幹活又不落好的苦差。擱別人手裡,推之唯恐不及。但趙興不一樣,他一拍手,回答:“太好了,我們的船隊全部來到廣州,太驚世駭俗。我正想的將他們藏在不起眼的地方,欽州算一個。另外端王府船隊也能算一個。王府的船隊又不交稅,又不用查驗,正好將廣州船隊隱藏中。”
聞訊趕來地陳不群也對這種想法大為讚賞,他回答:“老師,香港那個地方以後要當作市舶司的碼頭,民船來來往往十分不方便,我有意把澳門建成一個軍港,一半船隻掛上端王府船隊的頭銜遮人耳目,還有一些產業,索性也分給端王一份,這樣一來端州的賦稅上去了,王爺那頭一定滿意。”
陳不群沒有說的是:端州離京城遙遠,一來一回,走正常途徑資訊至少需要一年。而一年後的資訊基本上是是無效資訊,這個空間距離足夠讓趙興做手腳了。
“現在關鍵是水軍,我們的水軍裝備的大炮,一旦開入印度洋,必將震驚世界——然後會怎麼樣,很難預料。
在我們這裡,我們對火炮火槍躲躲藏藏,可西洋人沒有那份顧忌,一旦我們地船被人俘獲了,或者擱淺後被人打撈了,火炮流傳出去,那可是件影響世界地大事,所以水軍不訓練好,一定不能進入印度洋。因此,現階段我們只能拿南洋的小島練手了,不群,我們還要制定一套偽裝手段,不能讓那些藩商發現我們戰船地秘密。”
陳不群回答:“老師,藩商們催了幾次,要求我們護航去闖印度洋,說是我們的承諾不能背棄,這怎麼辦?
其實,老師你又何必擔心?我皇宋製造煙花爆竹這麼多年了,也沒見有人想到把煙花做噴射武器,只有老師這樣的人,看見別人印書本就想到把印刷術用來印盤子、看到別人織布想到水龍帶,才有能將火炮製成應用武器——外藩,這樣的人多麼?”
趙興馬上回答:“那我們先來一場‘紙面戰爭’,就說南洋海商頻遭劫掠,這一塊海盜林立,為了保證市舶司的賦稅,我廣南要發動清剿海盜行動,先從紙面上打響戰爭序幕……告訴那些藩商,我們的出兵公文正在傳遞中,一伺得到樞密院的批准,我們立刻啟動護航行動。”
趙興的船隊掛的是“效用”的名目,出動“效用”、“勇敢”、“大將”,不多不少,恰好屬於地方政府的基本巡檢權。
也就是說,趙興真要出兵,只需要事後報告樞密院就行。
然而,令人稍稍難為情的是:整個大宋也沒有一支如此龐大、數量達到數千“大將”的軍隊。而趙興一旦動用“效用”船隊,出兵額怎麼算也超過了樞密院對地方政府的限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