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四章 事有不可對人言,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百七十四章 事有不可對人言
勃泥國是宋代對汶萊以及加里曼丹島諸國的稱呼。
趙興停頓了一下,繼續說:“勃泥國那裡,流經國都的河邊(汶萊河)有一條宋人街,蜿蜒五里長。你到那條街上告訴宋人,大宋水師已經成立了,以後可以給他們提供護航行動,而且我不打算追究他們滯留藩國的行為,讓他們儘快來廣南登記。
你詢問下勃泥宋商,我記得那個島上有幾口油池,自己往外冒石脂。你告訴他們,我們打算購買那種石脂,有多少要多少,全要求用大鐵桶裝運,鐵桶可以向我們購買,我給他們一個好價錢……對了,自長江出海後,你拐上密州一趟,向密州訂購平板‘馬船’,專門販運這種石脂。
你要告訴宋商,我準備長期訂購,讓他們替我大量採購這種石脂,而後等我的船到了,一起裝運……”
万俟詠聽到這,吃了一驚:“大人,你是說勃泥有一條宋人街,還綿延五里路,這該有多少宋商聚居,怕有一萬人吧?怎麼官府從沒有記錄?也沒聽人說過?”
“亞洲科威特”勃泥有條宋商街,這事跟趙興沒關係。純粹是正常的歷史。
趙興出了一趟海,發現這時代南洋各國國都附近,都有大量的宋人在聚集經商,不止是汶萊。而在真實的歷史上,汶萊後來被阿拉伯宗教侵入,經歷過一次文化毀滅,這些宋商的存在,連汶萊國本身也沒有記載,直到後來,考古挖掘才發現。
滯留海外的宋商是一群“被時代遺忘的人”。而南洋一帶有許多類似命運的人,但他們現在都是趙興南洋聯盟的成員。趙興這幾年已經逐步將南洋宋人凝結起來,集合成一股龐大的勢力,以此左右南洋的命運,只是這種行為依舊屬於“被時代遺忘”的行為——大宋國內根本不知道,國外知情的人也沒有對官府說的興趣。
陳不群聽到趙興提醒,他是知道內情的人,連忙隱晦的回答趙興:“老師放心,我這趟回來,先去勃泥,然後去麻逸,再去獅子城(新加坡),而後爭取闖入印度洋,試探向那片海洋的海盜宣示我廣南水軍的存在。”
陳不群話裡另一個意思是,他會跑遍南洋聯盟的各個聚點,通報那些成員趙興的存在,告訴他們如今南洋聯盟已經獲得了大宋官方身份,可以就近隱蔽的支援海外宋商,這種支援甚至可以帶上官方色彩……
趙興點點頭,陳不群跑步走向遠處軍港,緊接著,大船開始升帆,逐步駛出港口,趙興目送著大船出港,突然拍了一下大腿,懊惱的說:“阿也!我忘了告訴他:廣南建設需要大量的奴隸,南洋諸島上那些崑崙奴實在好抓捕,我需要他抓捕七八十萬奴隸來,替我節省築路費用……”
万俟詠催促說:“行了,大人,千頭萬緒總不可能一天做完,這事,等他回來我找機會告訴他。現在我們趕快去提舉司吧,黃大人他們在那裡等急了。”
香港提舉司衙門,蘇門四學士已經洗浴完畢,門前的游泳池裡,幾個孩子還在貪玩的撲騰,大人們已經開始收拾住房,準備安頓下來。
趙興這座衙門既然建在香港,便仿照香港的別墅建築風格,門前修了一個碩大的游泳池,門後蓋了間寬敞的蒸汽浴室和熱水池。這座別墅全用巨大的石塊建成,沒想到建成之後立即風靡整個香港——因為香港靠海,以前很少人居住是因為颱風時常上岸毀壞民居,使百姓無法定居,這種石材結構的石屋一出,立刻解決了颱風困擾,使得各處衙門順利安置下來,隨後,附近鹽商便依附官衙左右修建了成片的開放式別墅住宅。
不久,這片地區也成為了香港一景。
此際,洗浴完畢的學士們已經換上了趙興準備的薯莨紗,正坐在屋簷下揮著扇子乘涼。綽號“肥仙”的張耒比較胖,他一邊吃著僕人遞上來的水果,一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