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七章 需隱藏的和需引誘的,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趴在地上被他的兒子當牛騎,大兒子趙義(乳名)全不顧万俟詠在旁邊,依舊揮著鞭子催促父親快爬,小兒子趙敏(乳名)路都走不穩,但也隨著父親跑。女兒趙小鳳(乳名)還在奶孃手裡抱著,笑的咯咯的。
程阿珠見到万俟詠過來請示公事,連忙指揮女僕抱走了孩子,趙興這才直起腰,懶洋洋的接過万俟詠手中的邸報,笑著說:“終於等到了這一天,我就知道他早晚要實行青苗法。這下子,我們出的錢都讓青苗法背,不要怕借的錢多,今年借的錢用明年借的錢還,利息照付,年年增加。既然有朝廷的支援,那我們今年的目標不妨定高一點,爭取遷移農民達到兩百萬。”
万俟詠嚇了一跳:“大人,兩百萬,這數目太高了。”
万俟詠還不知道,現代農民外出打工每年都是數億。趙興就是打算讓中原一帶的種田好手來廣南打工,官府提供土地,提供勞動工具,稅收定的很低,夠償還青苗法的貸款就行。等到同一個農民在同一片土地上連續耕作三年,就讓他們合法擁有那塊土地。
“兩百萬農民南下種田,大約能有三成留下來我已經很滿意了。要讓他們養成這個打工的習慣,不如我們在廣州與杭州之間開通正式的航班,每天傳送十艘快船,從杭州至廣南連續不斷,剛開始可以由官府貼補一點,等百姓習慣了,自然知道回內陸方便,他們便會願意出來打工”,趙興拿著邸報詢問万俟詠。
万俟詠表示贊同:“這法子好,只要航班開通了,我們與內陸的聯絡只需要十幾天的時間,內陸來的打工人從杭州到廣州只需要三五日,來去自由的,比上京城打工還要容易,他們一定會樂意出來。等我廣南的土地開墾出來了,那就是良田,官府轉手一賣也能賣個高價。償還青苗款便夠了。”
万俟詠正說著,陳伊伊已經興沖沖的跑來:“找到了找到了,官人,奇十三在惠州找到了做玻璃與陶瓷的好陶土,你看我們是在惠州建廠還是讓他們把陶土運往香港。”
趙興順嘴說:“惠州那裡道路不通,陶瓷就是燒出來了也不好賣出去,至於砂土,還是在惠州修個碼頭,讓他們把原料都運到香港來。那裡海運方便,燒出來可以直接運到揚州。”
陳伊伊衝万俟詠行了個禮,又建議:“官人,我們在環慶俘虜的那批瓷工怎麼安置,不如把他們安置在惠州,每人分給他們幾頃地,讓他們在惠州落籍,順便在惠州燒窯。”
趙興搖搖頭,遺憾的說:“燒窯需要大量的木炭與石炭,惠州陶土多,可萬一開了窯廠,或者要靠外面運進大量煤炭,或者要就近砍伐數目,那一片好風景還是別動了吧,讓他們都去香港,安置在玻璃坊旁邊,給他們每人蓋座好宅院,拿出瓷器坊一般的股份分給他們,讓他們在香港落籍。”
万俟詠在一旁勸說:“陳夫人,我們鑄錢司馬上要在香港設立衙門,鑄錢司一旦設在那,從廣州的官道就必須修過去,而後就要將水軍衙門設在那裡。水軍衙門去了,那裡會逐漸的變的繁華,今後大人還打算將市舶司遷到那裡,料想香港今後會比廣州繁華。”
趙興一拍腦門:“對了,傅才元免職了,我們該去市舶司看看,現在就去。”
万俟詠微笑著說:“傅大人這趟虧本了,他才付了我們三十萬貫,沒想到才坐了幾個月的位子,這就免職了。那傢伙一定在衙門裡哭呢。”
趙興笑了,他得意的披上官袍,嘴裡哼哼著:“這廝走了,從今往後我們在廣東一手遮天了。”
廣州市舶司裡,一名金髮藍眼的高大白人穿著大宋的官袍前來迎接趙興,這名白人就是蕃長。他是宋朝庭任命的專門管理蕃人的官。大宋朝規定:海外諸國人聚居,置蕃長一人,管勾蕃坊公事。
宋朝庭沒有明文規定海商們的勢力劃分,但阿拉伯海商與歐洲白人海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