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章 專門數錢的官,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百六十章 專門數錢的官

趙興這次出城沒有直奔相國寺碼頭,他從南燻門出來後直接向潁州進發。

潁州那裡有蘇轍的長子蘇遲、次子蘇適,這兩個人自父親貶謫後便去潁州定居,潁州有蘇軾當太守時留下的三百畝地,兩家打算靠這三百畝地度日。而蘇轍的三兒子蘇遜則陪同蘇轍南下,去了貶謫地。

潁州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從漢代開始那裡就是中國的大糧倉,也是華夏文明的人才培養地,由於開發過早,那裡土地兼併嚴重,大量的土地都掌握在少數世家手裡,某些世家手中的地契甚至可以上朔到兩千年前。在這樣的地方,擁有三百畝土地簡直是在貧困縣上掙扎的平民百姓,若是再失去了官場上的支援,那處境更不堪設想。

趙興這次去就是給蘇遲兩兄弟撐腰的,雖然他提前打發走了一些人,但隨行的依然有整整一百個身強力壯計程車兵,出了京兆,趙興命令士兵披甲,一水的銀亮板甲披在身上,每人都有至少一匹雄峻的大宛馬,這樣的隊伍走在大路上,想不引起別人的側目都難。

這支隊伍進入潁州的時候,地方官已經聞訊趕來,此時蘇軾蘇轍的門生幾乎都遭到了貶謫,蜀黨除了趙興與呂陶,其餘的都如過街老鼠,只想躲藏起來,沒想到趙興還敢大張旗鼓,亮明車駕大搖大擺的趕來探望蘇轍的兩個兒子。

趙興開門見山,將來意解釋清楚後,倨傲回答:“潁州大荒時,家師曾在這裡賑災放糧,活民無數,想必潁州百姓會給家師留點面子。這次我來潁州,一是探望一下蘇氏兄弟,另外是來還錢的。家師與蘇三丈在我那裡有點小投資,如今他們貶入嶺海,子孫們被剝脫恩蔭,恰好這筆錢用上,還要府宗大人做主,幫我在潁州購置兩份田地……”

府宗大人考慮片刻,終於點頭同意:“按說現在的局勢……下官原本不該出頭的。但趙大人為了照顧老師,不惜自貶嶺南,此等義舉傳頌天下,下官何必枉作小人。府衙裡有幾個案子,恰好涉及到一批田地宅院需要官賣:計有城內好房七座、城外良田四千餘畝。其中連片的大塊田地有兩處,一處田地為‘中田’,一千一百二十三畝;另一塊田地稍小,有七百畝,亦為‘中田’。上等田地有幾塊,但畝數均小,趙大人可以先看看……”

趙興先問那些田地:“潁州良田作價幾何?”

地方官低頭跟自己的書記交換了眼色,書記伸出三個指頭,使了個眼色,潁州知州馬上回答:“上田三貫一畝……”

“這個價格不對——”趙興打斷對方的話,插嘴說:“我家幾位夫人都經商,本官做過安撫使,大約知道田畝的價格。你們的價格報低了……這樣吧,你們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本官不是來欺壓良善的,若壓低價格購買,恐怕御史彈劾上去,反而害了你們這些地方官。

這樣吧,本官出個高價,那兩塊中田我全要了,再要一塊潁水邊的上田,畝數大小無所謂,中田每畝本官出十五貫,上田加倍,按三十貫算。售賣田地的人,你們將土地款全額給了人家。多餘的錢,你們這些人經手,分一份好處,算做本官答謝你們的。以後還要請衙役們多多照顧,差役少派點,稅錢少交點,本官在這裡多謝了。”

地方官聽了趙興的說法,眉頭一跳,馬上又插話說:“趙大人太客氣了,這幾起土地案都是官司爭端,由官府發賣的,全額實付對地主已經是個恩典,怎能再加倍給款呢……”

趙興淡然一笑:“你剛才也說了:現在的局勢不好,我們做事要小心,無非是花錢買個平安嘛,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家都把嘴守嚴了,御史那裡就找不見發作的理由了。”

府宗還想再客氣幾句,趙興的手下人已經當堂抬過開數只大木箱,他們開啟箱子蓋,蓋子裡金燦燦一片,全是做工精美的倭國衝壓金幣,金燦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兒子,你真教扶蘇修煉鬼背了?

白駒本尊

無妻徒刑

一紙銀

商業三國

赤虎

開局白門樓救下呂布

沉睡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