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七章 喜歡收藏公主的富商,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永遠沒有掙夠錢的意思,但凡有掙錢的機會,絕不放過,他們掙得錢還不夠嗎,還要這般丟人現眼。”
趙興笑了,金不二來自高麗,他還沒有宋人的覺悟,其實,大多數宋人也像以色列人一樣,他們不以經商為恥,總是抓緊所有的機會賺錢。
說起來,這群以色列人的年收入已經不低了,今年趙興他們的銀行已經初具規模,這群以色列人光是銀行的薪水與分紅,就足以讓他們過上宋代小資生活,然而猶太佬對金錢的慾望近乎本能,即使他們當中的首領俺裕等人,也不放棄擺攤設點的機會,幾乎是抓緊一切時間掙錢。
相對來說,金不二的薪水不如這群以色列人,他除了一份趙興發給的薪水外,也就是幾個徒弟在杭州郊外買的幾傾地,然而,就這些收入已經讓金不二很滿足了,他現在以一個宋人自豪,逢人便說“其實俺是漢唐後裔”等等,誰敢稍露質疑,他就敢用拳頭說話。
金不二最近娶了妻,處處用宋人的標準要求自己,比較起來,趙興似乎更不像個宋人,比如大年初一,金不二開了城堡門以後,就著急的回家祭祖,而趙興卻還有閒心到街上晃一晃,感受一下宋代杭州的年味。
大年初一是沒有啥年味的,各家成年人都在著急的祭祖,孩子們在街上高興的燃放爆竹,趙興溜了一圈,除了見到一群圍著他要糖的孩子,沒見到一個成年人,不一會,他摸著鼻子走回城堡。
天色漸亮,城堡里人來人往,守門的廓爾喀武士懶洋洋的,擺出守門的姿態,卻只顧酌著小酒。其實,它確實是一個擺設,趙興的城堡裡,有權出入的人太多了,除了以色列人,就是那數千蓋房子的工人。
在門口與那名廓爾喀武士聊了幾句,趙興揹著手一路踱回自己的房子,程阿珠這時正帶著陳伊伊與廖小小忙著豎牌位,乳母抱著孩子跟在她屁股後頭,寸步不離。見到趙興進來,阿珠揚起手帕,打了個招呼,又專注著屋裡的工作。
如今,程阿珠是體會到這棟小樓的好處了。原本,坐月子的她只能躺在床上,偶爾下地走一走,也就在床與門之前散步。但這棟小樓則不同,她可以挨個房間四處亂轉,樓上樓下的跑個不停,閒不住的山裡妹子程阿珠這種大運動量的活動使她產後恢復的很快,基本上一個月後她已經可以自己上下樓了,但規則的力量實在大,她依然保持著三月不出門的習慣,足不出小樓。
新年裡,趙興替孩子辦了百啐禮,正式給孩子取名“義”,乳名“小寶”。一番忙碌過後,眨眼到了元宵節。
今年的元宵節,程阿珠理直氣壯指揮家人在城堡門口掛上一盞燈籠。雖然燈籠只有一盞,但造的碩大無棚,裡面是十八支蠟燭做成的一個燭山,外罩一個紅色的玻璃罩,讓城堡門口顯得通亮。
掛完了這盞燈,程阿珠抱著孩子,在城堡門口滿意的望著孩子的胖臉,自責的說:“妾身也為趙家盡了力了,今後就要看你們的了,小小姑娘,你怎麼還沒有動靜?”
程阿珠這純粹是宣揚主母的權力,廖小小羞得說不出話來,陳伊伊在趙興身後直拿食指捅人,嘴裡嘟囔:“十八了,我十八了。”
喀絲麗則一臉無所謂的神態,裝作聽不懂漢話,茫然的望著那盞燈籠,嘴裡說著胡語:“不知今日街上,該是怎樣的情景?”
遠處,傳來了一聲爆喊,火光照亮了半個夜空,那是城隍廟所在,那些人喊的是“龍燈上山了!”
“龍燈上山了”,城堡裡的人也在齊聲呼喊,無論是中國以色列人,還是高麗人、倭國人,都隨著這聲吶喊,將手裡提的燈掛上沿途,而後一起拍手吶喊:“龍燈上山了!”
唐代的元宵只持續三日,到了宋朝則延長至五天,正月十四試燈、十五鬧燈、十八落燈。然而杭州的元宵節比其他城市多兩天,成了十二上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