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帝腦袋也敢亂摸,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禍……我在皇宮摸了一個小孩的頭,那小孩可能是宗室子弟。”
王夫人噗嗤笑了,笑夠了,她又問:“那小孩穿什麼衣服,戴什麼冠?”
趙興詳細的描述了那小孩的衣著服色,特別提到小孩的帽子:“那帽子很特別,一圈24根梁,帽上綴著明珠美玉……”
滿屋子的人都笑的喘不過氣來,程阿珠剛剛笑完,又神色憂鬱的望著王夫人。王夫人停住了笑,說:“那種帽子叫‘通天冠’——通天啊,你猜誰會戴這種帽子?”
趙興已經隱隱猜到了真相,要不然他不會說“自己闖了大禍”,但他猶不肯認錯:“可他穿的是絳紅袍,皇帝,不是該穿黃袍嗎。”
“誰說官家應該穿黃袍……枉你還是大布商,成天染布,竟連朝服、冕服都分不清楚,我問你,在場的禮部官員穿什麼顏色衣服?”
“好像……品級高的官員穿的是朱紫色,等級低的穿綠袍,當日我們穿的是白袍(白身)”,趙興邊想邊回答。
“本朝尚火德,冕服、朝服以朱紫為貴……”,王夫人意味深長的說:“不是有句詩說: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滿朝朱紫衣,皆是讀書人……”
“那……”趙興張口想問——“那麼,黃袍加身是誰幹的?趙匡胤不是在陳橋驛被部下黃袍加身,然後做了皇帝麼?”
但他才張口,想到這話太犯忌,趕緊又把後面的話嚥了回去。
心思一轉,趙興已經明白了,原來,趙匡胤的“黃袍加身”不是宋朝人乾的。
宋朝人以為自己傳承了火德,而“金木水火土”是儒學理論中的重要部分,它認為改朝換代是“五德迴圈”,包括亡國和異族入侵也是“五德迴圈”的一種——這是古人最堅定的世界觀。
宋朝既然尚火德,服裝當然以朱紫色為貴——明朝才崇尚土德,服飾以黃色為貴。所以,黃袍加身它應該是明朝人做得!
“我竟然被‘黃袍加身’迷惑了一輩子……”,趙興想通了這個問題,他馬上明白了自己的處境,禁不住驚撥出聲:“我居然摸了皇帝的腦袋,還拍著他的肩膀告訴他走路小心——我出宮時,禁軍都出動了,皇城好像戒嚴了……”
王夫人笑的更大聲了:“我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拍過皇帝肩膀的人不是隻你一個,至於為此在宮中加派禁衛嗎,如果當初要治你的罪,根本不會讓你走出皇宮……不是你,我家官人被叫走的時候,大官說是為了‘青唐之亂’!”
青唐之亂,青唐亂了,又發生戰事了?趙興心裡一沉。
趙興不知道,從這一年起,大宋朝再度陷入連綿的戰爭,沉重的戰時經濟加上貪官與黨爭,最終拖垮了宋朝。
青唐之亂的起因仍是“歸還土地“。在趙興趕往大越國時,他曾看到大越國為重獲北方五省而歡呼,就在這之後不久,大宋繼續本著“以德服人”的思想,將歷次戰爭中攻佔西夏的戰略要地以及邊境五省歸還給了西夏,以顯示自己的“道德高尚”。
司馬光這一想法,是儒家思想千年所倡導的——對外敵“不以力聞”。
大越也是儒家治國,他們得到歸還的土地,感受到這種仁德,在若干年後收留了南宋逃亡皇帝,並在他死後安葬了他,設立“飛龍皇帝墓”祭祀,但西夏人體會不到大宋的“仁德”。
1086年7月,西夏皇帝秉常去世,乾順即帝位,年僅3歲,由母后梁氏和舅父梁乙逋共同輔政。為穩定政權,馬上迫不及待的發動了侵略戰爭,此後13年時間內,西夏對宋朝發動的大小戰事達50餘次,有的一年內達六七次以上。這場漫長戰爭的導火索就是“青唐之亂”。
很難用最簡單的話說清一團亂麻的“青唐之亂”,戰爭的起始可以推導至唐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