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夜暴富,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風流女店主得到解救,英俊男交出毛驢……於是,傾聽的眾人齊聲發出驚歎,範鍔乘機指著這名商人向趙興介紹:“趙大人,這位是中理國商人索迪,他剛才給我們講了很多海外趣聞,層拔國、中理國你去過嗎?”
中理國是晉代的稱呼,現代稱之為索馬利亞,宋代那塊地方屬於阿克蘇姆帝國。這個帝國即將被阿拉伯人滅亡。而層拔國也是索馬利亞附近的小國,在宋代,這個稱呼也是用來稱呼索馬利亞的。
趙興點點頭,回答:“範大人,其實,索迪所講的中理國,在上古時代我們已經有記載。最早的記錄應該是大禹治水時代。那地方,我確實去過。”
趙興這話無疑投下了一枚重量級炸彈,連陪他來的索問道都悚然動容,驚問:“趙大人,語出何典?”
“《山海經》!”
“《山海經》?人都說這本書荒誕不羈,怎麼會記錄索迪的國度……?”範鍔也在驚問。
“《山海經》中記載了‘禹殺共工’的故事。共工之臣相柳所居的赫胥——赫胥這個詞當地人發音為“埃及”。“相柳”這詞,也可能是古人發音不準,讀錯了,當地人的發音更接近於“法老”這個詞。
《山海經》中記載‘禹殺相柳,築帝堯臺,帝嚳臺,帝丹朱臺,帝舜臺,為眾帝之臺。’在這段話中,‘共工之臺’當地人稱之為‘胡夫金字塔’,‘臺在其東,臺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面衝南方’——‘共工之臺’旁邊的那個‘虎色’像我也見了,它有獅身、人面,是個石像。當地人稱之為‘司芬克斯’。
山海經中的‘壽麻’即索迪所在的國家‘中理’,按當地人的發音就是‘索馬利亞’;而書中的‘不周負子國’當地人稱之為‘莫三比克國’……”
趙興用的這一連串接近當地發音的詞讓索迪明白了趙興在說什麼,他怪腔怪調的驚問:“這位大人,你去過莫三比克國?難道你來自木骨都束(摩加迪休)傍的基斯麥猶(kismaayo)村?”
範鍔明白了,索迪這一反問等於證實了趙興說的話,他震驚的說不出話來,嘴裡嘟囔了一串感慨詞,連李之純那樣素來不動聲色的人也被趙興的話所震驚,不過這位老者還是聽清了索迪問話裡的幾個詞,趕緊問:“離人,他說的‘雞……死麥猶存’是怎麼回事?”
怎麼回事,趙興也對這個村子的存在感到疑惑,他只能據實回答:“李大人,木骨都束(摩加迪休)是一個港口,我大宋商人前往索迪所在國度經商,由於風向不順,他們就在木骨都束暫時居住下來,等待回國,一來二去,久而久之便聚整合村。
當地人把這個宋人聚集生活的村子叫做‘基斯麥猶村’。如今,那裡生活了大約三百餘宋人。但我大宋對商人在海外居住是有嚴格規定的,這些商人在海外不歸,等於沒有向大宋繳納稅收,所以他們一旦被發覺,將取消大宋國民的資格,而舉報者將獲得他們在大宋境內的半數財產。所以他們的存在,現在在大宋境內是個秘密。”
這訊息使範鍔震驚,他腦中轉著趙興剛才反映的問題,思索著對策。
趙興知道對方在想什麼,馬上補充:“大人,這些商人留居海外,只是無可奈何,他們終歸還是要回大宋的。回來後終歸是要交稅的,然後才能上岸回家做良民。我也曾一去海外三年,回來後該交的稅一分不少的交了。所以,請大人發發慈悲,便把這事當做一個傳說——興在這裡,替他們多謝了!”
趙興這是拿自己做比較,希望範鍔不要處罰那些人,但實際上,大宋的稅收不光是上稅,還有每年的人頭稅等等,這些人即使回來交納了商稅,也逃避了每年的人頭稅與差役……
但官官相護是潛規則,趙興一開口,範鍔倒真不好意思追究。他哈哈一笑,答:“罷了,老夫沒聽到這事。今日只說逸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