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四章 違反大宋規條,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與新黨骨幹蔡京關係密切,他與周邦式結伴同遊,還與老夫……這廝的政治主張到底是什麼?
想到茉莉這個詞,章惇深深嗅了口空氣,馬上分辨出:空氣中飄蕩的濃郁香味果然是茉莉。再望過去,路邊的不知名花樹紛紛結滿了花苞,正含苞待放。
茉莉原產亞洲西南、波斯地方,它是菲律賓與印尼的國花。晉代左右傳入中國,當時的《南方草木狀》中說,“那悉茗花(素馨)與茉莉花,皆胡人自西域移植南海,南人憐其芳香,竟植之”。一直到清代,“波斯茉莉”都是名貴而奢侈的珍奇花種,《乾隆歲時記》載當時婦女“簇帶多至七插,不過供少時之娛,所費竟達數十券之多。”
唐人崇尚牡丹,而宋人最愛波斯茉莉,稱之為“天下第一香”。宋代詩人江奎詠茉莉詩曰:“靈種傳聞出越裳,何人提挈上蠻航。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間第一香。”又曰:“雖無豔態驚群目,幸有濃香壓九秋。應是仙娥宴歸去,醉來掉下玉搔頭。”
趙興這片園林種了百畝茉莉,在兩邊的行道樹邊則栽種了無數櫻花。除此之外,便是些這時代尚未傳入中原的稀奇花種,零零散散散落在角落裡。於是,整座園林便成為一座茉莉花園!
如此一來,趙興便成為“大宋第一時尚人”。
茉莉花樹中,有幾個身穿藍白方格布裙的婦女時隱時現,看動作,她們似乎在採栽樹裡的花朵,趙興重新過來見禮,章惇指著茉莉花從中勞作的婦女說:“這種藍白方格布在倭國最流行吧?聽說京師倭女閒暇時都穿這種衣服,三五成群招搖過市,浮浪子每每追隨其後討好獻媚……你這院子也用倭女?那些是倭女嗎?”
章惇這話問的曖昧。因為趙興走後,倭女來大宋“度種”的事情已經鬧得整個汴梁城沸沸揚揚,那些去過趙興府上——現在是馬夢得府上——佔過便宜的文人雅士沾沾自喜的向同僚炫耀,有好事者已把這種行為寫進書裡刊印,所以,章惇詢問的時候,一臉曖昧。
趙興搖頭:“不是,那是鄉間農婦。她們來我花園操勞,我不付工錢的。條件是:她們四時的衣服由我配發,一天三頓伙食在我這裡吃,而枯萎的茉莉花瓣全歸她們處置。據聞,曬乾的茉莉花瓣賣到坊間,很是掙錢。
我這裡的花匠恰好是一家七口:四個兒子再加三名女兒,地裡操勞的是新婦與女娘,她家借寓在我的塔樓裡,男人鋤地疏渠,女子打理花園,老父老母幫忙餵養獵狗。至於藍白方格布,嘿嘿,那是我家產的印花布,不巧被倭人愛上了!”
宋代,茉莉花的價格比清代更為昂貴,甚至是奢侈消費。趙興如此待她們,這群婦女不僅不虧,反覺得主人甚厚待。章惇也覺得如此,他贊同地點點頭,指著碼頭的船問:“看來離人是不打算赴任了,你攜帶藩商入境、私自出海經營海貿,如此種種,大宋規條犯了不少,彈劾必定少不了,你怎敢赴任?”
“不止”,趙興很坦然:“我不止犯了這些規條……章大人請往這裡走,我給你看一樣東西。”
……
立著蔡京手跡的半山亭中,木地板上小矮桌,幾個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短銃擺在其上,趙興先拿起其中造型最簡單的青銅銅管,向章惇展示:“黃州斗方寺和尚僧佛印曾跟我提起,說是敦煌壁畫中描繪了一種武器,叫‘降魔變’——這是我從西域收購來的
‘降魔變’原本,據說西夏軍中,有使這種武器的官員。”
章惇接過來,仔細端詳了一會,問:“怎麼使?”
趙興在半山石亭這種開闊的地方談論火銃,原就是為了能當場演示。他先招手,命令兩名僕人抬出一個大木箱——這箱子大小類似宋人嫁女時配送的妝箱——掀開箱蓋,取起一個木盒放在腳邊,那淺盒子上擺滿了長長短短的大銃,而盒子下面的箱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