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二章 宮裡發生了大事(下),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別……”張用嘿嘿笑著,上下打量著趙興:“迪功,現在可是朝議的時候,宮禁雖然不嚴,但也不是隨意可走動的,你入宮不久,還在等候選官,可不能大意了……莫非有什麼事要辦,在下雖然被貶出皇宮,但出入宮禁不成問題,趙兄有事,不妨找我。”
讓張用去找薦書,隔了一層,不知道求託的人肯不肯。而趙興自己去,他有把握沒大沒小的隨意揪住一人,要求對方寫封薦書。
站在那裡愣了一會兒,數秒鐘等待,趙興立刻決定:敏感時刻,還是別惹事的好。他把周邦式的事情交代一番,說了幾個人名,請他去求封薦書……張用辦事很快,不一會兒,跑過來,塞給他三封薦書,然後大咧咧的說:“如此,我便先去迪功府上等候。”
趙興返回吏部,等候的新科進士們已經散的差不多了,唯有周邦式與探花郎徐師錫還在等,見到趙興塞來的薦書,周邦式笑了一下,鄭重其事的謝過趙興,卻隨手塞進自己懷裡:“離人兄,快去,我剛打聽了,離人兄得除密州團練判官勾當簽押事,快去領官牒吧,餘人皆去了金明池,官家正在那兒大閱水軍呢。”
趙興停住腳,看了看周邦式,好心的問:“你決定了?”
徐師錫插嘴說:“南伯兄除提點行江東刑獄,簽押公事,已經辭詔了。”
“其餘人呢,都怎麼樣了?”
“狀元詹邈除權著作佐郎,榜眼陳濤字曉竹,除行淮南節度推官,在下除行蔡州通判……除我們之外,九十餘人入職館,二十餘人得寄祿官……”
北宋官員任職主要有“行”、“守”、“試”、“權”,“除”等形式,以高兼低曰“行”,以低任高曰“守”,而“試”的意思是“試用”,“權”的意思是“暫且代理”。“除”是正式任職。
照這麼說,只有十多人得以授給外任,趙興也在其中。這一點說不上好壞,因為在古代,官員們待在京城,哪怕是做個小吏也覺得十分光榮,而外任官,除非是那種下去掛職的,否則,則處於權利邊緣了。
榜眼與探花的外任屬於“掛職”,因為整個一屆的考生目光都凝聚在三位及第者身上,不怕被人遺忘,所以他們的官銜前面有個“行”,代表以高就低。而趙興這樣的紅椅子,有可能終生奔波在外,以一位地方官的身份終老,所以他的官職前面有個“除”,表示正式任職。
周邦式看來是真不想當官了,趙興猶豫片刻,邊走進吏部,拿了相應的官牒。吏部官員叮囑了注意事項後,又吩咐:“三月三,金明池大校,趙迪功到時可要備好官衣參加點校……對了,今日開放金明池,你的同年都去了,金明池,迪功也可以去熟悉一下場地。”
趙興謝過了這名官員的關照,告辭而出。門外,周邦式與徐師錫還在等他,兩人身邊,一名太監模樣的人還在嘮叨,而周邦式頻頻搖頭,見趙興出來,他沒等會和抬腳領先向外走。
出了皇宮,趙興長出一口氣,詢問周邦式:“怎麼回事,剛才那小太監為什麼找你?”
周邦式平淡的搖搖頭,不想說。徐師錫替他開口語氣裡充滿遺憾:“剛才太后又下詔,改任南伯兄知宿州,這可是升官啊,新科進士,哪有直接當知州的,惜南伯兄又不奉詔。”
什麼?一日之內連抗兩次旨,周邦式這下子可比詹邈還出風頭,可這至於嗎?
趙興楞了一下,反手掂了掂託在手上的官牒——密州團練判官,眼屎大的官。判官的責任是啥也不幹,只監視最高軍事長官。也就是說,趙興一不留神,成了大宋朝冗官隊伍中的一員,而且是最低階的那種。
月薪十五貫,不夠趙興在汴梁城買一雙靴子的錢。而趙興現在已經有三十多艘船來往於海外,平均每個月都有一艘船進港,每艘船能給他帶來十萬貫左右的收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