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八章 多才多藝的女伎,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若以後趙興貪汙,這個保人就要負連帶責任。蘇軾此舉,等於把自己的命運與趙興捆在一起。
“離人,前次我已跟和樂樓打過招呼,現在,既然倭國也來了兩位友人,索性我們把宴席再辦大一點。你去跟和樂樓再招呼一聲……你的馬快,回頭我讓你少母送帖子來,你給我分送出去”,蘇軾醉醺醺吩咐。
趙興明白了,蘇軾這是想炫耀。三首新曲裡有他最得意的作品——明月幾時有。而此時,蘇軾的仕途生涯已經接近頂峰,他的學生隊伍龐大,宋代著名的蜀黨派別正在形成,除了他的門生外,太學裡李格非等人也在向他靠攏,這讓他感到人生得意,需要拿出來炫耀一下。
前面說過,兩名倭人將隨著趙興的海鰍船趕來京城——他們不識路,也唯有這樣才能摸到趙興門上。現在他們來了,這也意味著趙興的大批貨物抵達京城。有了豐富的原料,蘇軾操辦起這場宴席,自然得心應手。
宴席舉行的這日,蘇軾收到了一封信,他喚過早早在府上幫忙的趙興,將信遞給後者看。“如何?”沒等趙興看完,他就急著問。
這是一封廚師寫的信——女廚娘。
金明池三月一開放,整個京城裡充滿興奮的騷動,連帶著,各大酒樓出名地廚師,都被堆積如山的活兒壓得喘不過氣來。即使以趙興與和樂樓的關係,也無法令對方騰挪出更多廚師,於是,和樂樓推薦了幾位在京城較著名的、專為達官貴人家臨時幫廚的廚娘。
這種廚娘是女伎的一種,因為她們不以女色服務於人,所以宋人稱之為“下色”。
宋代小戶人家,都重女輕男,倘若生下女孩則愛護得如捧珍珠,因為待女孩長大後,可以隨著她的姿質,教給她一種藝業,以此待價而沽。如女孩無姿色,則可以培養成廚娘、女(醫)師等等,以高超的伎藝安身立命、養家餬口。
宋朝是個商業社會,具有不俗伎藝的廚娘的,也不唯豪門貴戶能僱傭,市民階層也經常僱傭女伎,享用女伎手藝。但和樂樓介紹的這位,確是東京城鼎鼎大名的梅三娘。
宋代,膾的做法幾乎絕傳,在趙興重新“引入”膾的做法前,京城裡竟無能斫膾者,只有梅聖俞(蘇軾科舉那年,梅聖俞與歐陽修同為主考)家一廚娘會,史載:歐陽修等人想吃鱠時,便提魚前往梅家。這位梅三娘,正是當代梅家斫膾術的唯一傳人。她有容藝、曉書算……當然,僱傭她的價格也不低。
客人即將上門了,這位梅三娘派一腳伕拿一信先來,信中要求用車去接她,辭語很委婉,字劃特端楷,一看就不是庸碌之輩!
“瞧這筆字,寫得比我還好”,趙興誠實地承認。
“客都快來了,你去,用你的馬車,快快接她來。信上有地址……”蘇軾催促。
“好字”,趙興邊走邊欣賞。
趕馬車的是蕭峰,趙興騎在馬上一路尾隨,在得勝橋附近尋著了片刻,便找著了梅家。
門口圍著幾個閒漢,似乎正吵鬧不休,見到趙興來了,初不屑,繼續吵。等趙興走近了,忽一人喝了聲“天,是淨街虎……”那幫閒漢隨即一鬨而散。
趙興在那幫閒漢吵鬧的地方住步,正是梅家大門。門上還掛著一個告示,趙興一瞅,樂了。這則告示是一個徵婚廣告——宋代徵婚廣告。
新鮮!
告示一行字,寫著:“我家女娘不善裁袍補襖,亦不擅治蛇蟲,唯善斬膾,切抹批臠,片片似紙薄……”
告示上為什麼有“亦不善”——因為旁邊一幅徵婚廣告在跟它打擂臺,上寫:“我家女子不善裁袍補襖,若修治水蛇、黃鱔,一條勝似一條……”
梅家小院佈置的類似現代私房菜館。
其實,最早的“梅三娘”與梅聖俞沒有親戚關係。她也不姓梅,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