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二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下),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十二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下)
領頭的孩子當中,蘇東坡只認識程夏與程爽,他們兩位似乎是孩子頭,手裡拿著厚厚一疊紙,指揮著院裡的壯漢忙碌。王夫人等三個婦人遠遠站在雪堂門口,蘇東坡的孩子很好奇,直圍著那群壯漢轉。
蘇東坡叫過程夏問:“你老師呢?”
程夏叉手回答:“師公,老師昨晚領著兩名倭人走了,說是打算送倭人到明州,將他們送上船。”
蘇東坡看了看嘈雜的院子,很不滿地說:“這是幹什麼?沒看見我有客人嗎?”
程夏答:“師公,這是老師的吩咐。老師說:冬天快到了,先生的房子小,既無法待客,也無法讓師姨奶待產,所以吩咐我們儘快把房子建起來。師公若是嫌這嘈雜——我程家大院已經備好了酒菜,師公且去那裡歇息兩日。”
歇息兩日?兩天能蓋好一棟房子?
蘇軾的目光掃過那些忙碌的壯漢,發現他們手上很有些奇怪的工具。他本想好好探究一下,但客人在一邊,午飯時間又到了,只好懊惱地領著客人前往城裡的程家大院。
果然只需兩天,程夏不是自誇。
程族擁有豐富的蓋房經驗,而黃州這片,即使到現代,流行的大多是單磚房,這樣薄的牆壁在分工協作下砌得很快,第一天砌起四面牆壁。到半夜,挑燈夜戰的工人已完成了封頂。等到第二天,則開始進入安門窗等內部裝修活兒。
黃海,無風無浪。海面上孤獨的飄著一艘宋船。
這艘宋船船頭是方形的,形狀像是縮小版的南海一號。
宋船的船頭是空的,一層層木版像疊積木一樣層層搭起一個上翹的迎風面,海浪就在懸空的船頭下不停拍打。
船頭甲板上站著五六個人,他們分成兩派,一派人當中站著個子高大的趙興。趙興是身上各插著三把刀的兩名日本武士,正是跟在蘇東坡身邊跑前跑後的兩名倭人。再遠處,船舷邊,是扶著船舷,吐得有氣無力的程爽。
與他們相對的是幾名水手,當中一位船長模樣的壯漢還在大聲嚷嚷:“不行,我就說了,冬天我們應該走南陽,夏天才往倭國走,你們晚來了三個月,卻非要往那個地方走,瞧,我們已經走了三天,大海茫茫,什麼也沒見著。”
趙興揹著手,神態很悠閒,他身後兩名倭人則擺出一副凶神惡煞的模樣,兇狠的問:“趙官人說了要往北走,現在才三天,你說怎麼辦?”
兩名倭人一邊說話,一邊將腰中的倭刀抽出半截,彷彿一言不和就準備動手。
這兩倭人在宋國境內一副溫良敦厚的模樣,一出海則恢復了本來面目,不僅別上了腰刀,而且別了不只一把。
這時候的倭刀還保留著唐橫刀的模樣,刀身較直,類似一把單刃劍。這種單刃劍也就是現代人常說的“斬馬劍”,它的全稱叫做“尚方斬馬劍”,在京劇裡把它簡稱為“尚方寶劍”,如果寫成錯別字,那就是“上方劍”。
現在它只有一個名字,叫做“唐刀”,這是日本人起的名字,後來它叫做“日本武士劍”,如果刀身加一點彎度,那就是“日本武士刀”了。
刀上別兩把以上的劍,這才是真正的武士做法,而腰中只別一把刀,那種刀叫做“儀刀(劍)”,亦即擺樣子的武器。因為按照現在考古學統計,一場真正的戰鬥,一名戰士平均要損壞1.3把武器。因為生死關頭,你必須在珍惜武器與珍惜生命之間作出一個選擇,如果你想保命,你就必須帶上兩把以上的武器。
這三柄刀各有名稱,最長的名叫“太刀”,意思就是大一點的刀,大一點就是“太”。這把刀是用來破陣的,刀身約為人身高的70%。第二把刀叫做“打刀”,刀身長度為手臂的1.2至1.4。最短的那柄刀,在漢代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