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五章 又得浮生一日涼(中),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樣的偏僻地方,應屆考生居然能達到500餘人。由此推而廣之,宋代應試的舉子是個多麼可怕的數字。
現在考古認為:宋代平常年間,每年應試的舉子是四十萬。
四十萬,現在人想象不到這個數字有多麼恐怖,這說明達到高中水平的應屆畢業生有四十萬,而與此同時,那些有文化而沒有參加考試的人,其數字……哪怕是粗粗測算一下,也是駭人聽聞的——它相當於一個歐洲中等國家的總人口數。
宋代是一箇中古世紀資訊量爆炸的時代,拜印刷術發達的技術進步,當時,國民教育已經進入了普及教育階段……
黃州偏僻,取貢士的比例是八十比一。這也意味著,程家坳三人中舉,幾乎佔去了本屆貢試的二分之一名額,考試結果一出,整個黃州轟動。
可這些身外榮耀,趙興已經不在乎了,貢試過後,他著急的領學生拜訪蘇東坡。每日態度恭敬,但絕不接受教導。
在他的熱情之下,蘇東坡終於允許他執弟子禮,呼自己為“師”。不過,令蘇東坡憤恨的是,面前這個愚頑不靈的漢子,雖然學習態度很端正,但學習詩詞格律的進度幾乎為零——在這一方面,他甚至不如自己的學生程爽程夏。
要知道,蘇東坡貶謫黃州期間,尤其是他貶謫黃州第三年以後,是他人生最低潮的時期。過去他雖然有起落,但詩名還在,依然有無數的追隨者,而黃州詩案之後,他因詩獲罪,政府剝奪了他寫詩的權利,由此,他便成了一個披著蓑衣、拄著竹杖,滿大街詢問鬼故事的困苦老頭。
初來黃州時,還有人肯送學生來聽他教導,四年過去了,他的學生盡受牽連,沒人敢再求教於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