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四章 東臨碣石,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啊,這時代當兵的都是農民,稍加訓練就趕他們上戰場,防具簡陋。只有將領才全副武裝,所以喜歡武將對決的戰爭方式,這支全鎧裝的軍隊出現在戰場上,會給現在的戰爭帶來什麼結果呢?它又會產生什麼樣的蝴蝶效應,我一片茫然。
第三天,在清晨的陽光下,士兵們開始登船。相對於鄒靖部隊的喧鬧,經過整編後的鄉勇部隊一片靜肅——哦,現在可不能稱他們為鄉勇軍隊了,加入了出雲軍隊和參戰部族軍隊後,他們已成為了一支有著嚴格軍紀的聯合部隊。在軍法官田尚的來回巡視下,士兵們保持著整齊的隊形,肅立在陽光下,鴉雀無聲。陽光打在明亮的鎧甲上,白晃晃的一片,隨著士兵的移動,鐵甲發出的甲頁聲,沉重的腳步聲,士兵平穩的呼吸聲,歷歷可聞。
沮授和前來送行的陳群默默觀看著士兵們登船,沮授感嘆道:“傳言主公曾帶200侍從,千里追擊鮮卑賊寇,戰而勝之,我常常以為傳言誇大。涿縣一戰,我見到主公之勇;冀州戰鬥,主公戰陣變化莫測,我見到了主公之智;義釋黃巾戰俘,准許他們在此安身立命,我見到了主公之仁;今日登船,我又見到了主公治軍之嚴。只是到現在,主公部下戰力最強的雷騎仍未出現,一想到這,不禁令我神思飛揚,雷騎會是什麼樣子,我現在實難以想象。唉,雷騎不出,天下誰是英雄?”
說完,沮授立馬揚鞭,高聲大喊:“‘平生不識劉玄德,便稱英雄塗奈何’,我今日方知它說的是什麼意思,可笑我沮授,自詡為多智,竟連遼西小兒說的話都沒明白,殆矣殆矣。”
陳群在旁深有意會的點頭稱是,我急忙拉著沮授的衣襟,低聲說:“子正,禁聲,士兵們正在登船,別驚擾了他們。”
日正中午,全體士卒登船完畢,我們揚帆啟航,挺進青州。
光和七年四月末,我們的船隊在青州樂安縣地界登陸。青州,自古以來的禍亂之地,我來了。
一登上岸,我馬上傳令,全軍進入樂安城,在城內駐防。現在,我的兵馬多了起來,尤其是軍馬,每日消耗的糧草實在驚人,這些糧草要是全讓我自己負擔,我心不甘情不願,能讓當地政府承擔,豈不美妙。何況我現在手頭還有個敲詐專家,他要是不能從骨頭裡敲出油來,他就不是田疇。
當晚,田疇如我所願的接管了樂安府庫,看著堂前哭訴的樂安官員,我淡淡的回了一句:“所有徵用物資,我都會向刺史報告,各縣根據我所報的清單,向龔刺史居領。這一切由龔刺史擔當,你慌什麼?”
哼,我費盡千辛萬苦來救援龔靖,他要是會為一點物資和我翻臉,才怪。
第二天,我急忙把隊伍拉出了樂安縣,向臨淄前進。城門口,樂安蓋人國淵國子尼攔路拜訪,獻上書籍兩冊。一策《孫子兵法》,另一冊居然是《呂氏春秋》,《呂氏春秋》經過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居然能儲存下來。我不禁佩服這累世的世家子弟資本雄厚。
《呂氏春秋》自誕生以後,對它的研究一直較為蕭條。東漢高誘《〈呂氏春秋〉注》據說有40萬字,都刻在竹簡之上,而國淵獻上的書已謄錄在紙上,可見他家族費的工夫之巨。《呂氏春秋》全書分十二紀、八覽、六論,共一百六十一篇,二十多萬字。這部巨著是戰國末期雜家思想的代表作。《漢書.藝文志》說其“兼儒、墨,合名、法”,其精深博大,包含了先秦時代的農業技術、哲學思想、經濟思想、軍事思想、邏輯思想。也包含了中國早期民主自治的想法,正是我所需要的統治人心的理論工具。我大喜過望,馬上任命國淵為隨軍長史,與沮授同時參贊軍務。
國淵,我知道此人,歷史上他與管寧、邴原、王烈等人避亂遼東。回到故鄉後,被曹操徵辟為司空掾屬,每於公朝論議,常直言正色。其名聲與三賢相似,是個正直無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