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章 初戰不順,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日三餐制。
當時,在漢代多采取一日兩餐制,以適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業生活習慣。早餐在7點左右,吃得多些,因為要應付繁重的農業生產勞動,稱為“大食”;下午三四點再吃一頓,因為就要天黑了,不能再去勞動,所以吃得少些,稱為“小食”。而三餐制當時只在上層社會和士人當中流行。我們建城初期,既要應付繁重的體力勞動,也要與寒冷的天氣作對,必須讓人(尤其是我)體力充沛。現在既然糧食多了,我們就實行一日三餐。
說實話,這一陣子把我餓壞了,雖然漢代生活節奏緩慢,但我一個習慣了一日三餐的人,在籌劃這麼多事情,教了這麼多孩子,在四處奔波後,只吃一日兩餐,每到吃飯時,我眼都花了,所以豬油做的飯我也吃得下。現在有了高堂隆,內政上我可以放手,該我去訓練士兵了。
光和四年的春節,就在我們忙忙碌碌中到了,這期間高山數次往返韓國,運回了大批糧食。我們終於熬過了最嚴酷的冬天。春天來了,人人臉上都帶著笑容,大家都按照習俗相互拜年。爐火又生了起來,我們又開始燒磚、燒玻璃、鍊鋼。
這次我打算燒一些普通玻璃,在寒冷的冬天我給學生教課,教室裡黑黝黝的,讓我很不好受,這些人可都是未來的棟樑啊!決不能像我所處的時代那樣,官員們懷裡抱著下一代,學生們住在危房中。所以我決定,開春時為學生建新學堂,學童要有大玻璃窗,好通光線,冬季要安排士兵為學生燒火牆。
玻璃這一新用途,讓鄭渾大開眼界,他立刻安排他的學徒,為他建有玻璃窗的房子,不僅拉走我幾車玻璃不給錢,還對找他要錢的高堂隆說:“問主公要去,他答應我的薪水還沒給我發哪。”
鬱悶,嚴重鬱悶。我的貨物全換成了糧食和人手,現在讓我付錢,我到那偷去,哼,他也不看看他吃誰喝誰的。
春節過後,我去拜訪公孫世家,得知公孫瓚已用我送他的水晶杯,賄賂了大宦官、十二中常侍之一趙忠,得到遷任為幽州長吏(幽州最高軍事長官),正在準備來此赴任,同時意外的得知,孔義已成為了青州郡守。
青州,太好了,我正好需要孔義。鄭渾拉走人手為他造房這件事,使我們的工廠製造工作停了下來,也使我深切的感到人手的缺乏,而青州是黃巾之亂最嚴重的州郡,在哪兒,我可以獲得大量的人手。我聞訊後立即趕赴青州。
靈帝末年,朝廷賣官鬻爵,增賦加稅,靈帝造宮修殿,驕奢淫逸;宦官朋比為奸,擅權禍國;忠臣賢士不得進用,遭受殘酷無情的打擊和迫害;依附權勢的地方豪強橫行霸道,為非作歹;民不聊生,四處逃亡。就在這個背景下,我再次於青州登岸。
青州此時的情景讓我更加傷心,地方豪強兼併土地後,由於其衣食無憂,所以並不把所有的土地耕種上,民不得食,四處流浪。
春天正是青黃不接時,我一路走著,路邊的小店懸掛著人的肢體,店內的肉食居然是人肉。店門口,柱子上綁著三兩個人,店內的夥計把他們稱作“菜人”,當有人想吃新鮮點的食物時,夥計就從他們身上砍下一條臂膀或者是腿,而他們,就這樣在柱子邊哀號著,呻吟著,等著死。
這是個什麼樣的世界啊!我憤怒、我痛苦、我流淚。我拔出劍來向上蒼大喊:“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我若得志,必殺盡天下奸邪!”
當我到達時,孔義正在頭疼,豪強囤積糧食,流民四處求食,官府無力約束地主豪強,只有壓制民眾,民無以為食,何懼之有。
經過商談,他立刻同意我用流民換糧食的想法,在他看來,此舉既安置了大批流民,使他們不至於在青州作亂,又可使朝廷不費一分錢,安撫青州民眾,絕對可行。
順便,我要求他對我的行為保密,這當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