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章 月到中秋(全),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們就要和張純接觸了,你那1000騎兵戰力如何?你覺得我們5500戰力能與張純7萬人一戰麼?是不是我們先放緩行軍步伐,等2000民壯再加訓練,才與他們交戰為好。”
說到士卒,高順臉上馬上出現了一絲生動的表情,“如此勁旅,何愁敵軍千軍萬馬。何況,我今天看你這2000民壯表演,人人都能拉弓射箭,放到別人的軍中,已經是精銳了。救兵如救火,明日我們須加快行軍,打張純一個迅雷不及掩耳。如此,方可戰而勝之。”
“迅雷不及掩耳,說的好,今後這1000騎兵我就交給師兄了,師兄可以“雷騎”命名此旅,願師兄今後的侵襲如雷轟擊,每所攻擊無不破者。”我立馬為高順套上籠頭,哈哈,高順你跑不出我的手掌心了。
高順大喜,見到這樣精銳計程車兵,他早已心動,如今見我毫不猶豫的將他們劃撥給他,正是美夢成真,隨即弓身施一大禮,“師弟所託,敢不從命,今後,順自當為師弟效死命而。”
退後兩步,高順再次向前施禮,“主公”。
我大驚,感情上無論如何接受不了這一禮,立即邁步向前,攙扶高順:“師兄不可如此,這樣豈不是沒有了長幼之分。”
高順嚴肅的說:“如此,方有了主從之分,師弟是漢室宗親,我稱呼你為弟,已經狂妄了,豈能沒有主從之別。”
我們倆正在反覆爭執時,田疇插嘴了:“我看,高將軍自可稱呼主公,而主公也自可稱呼高將軍為師兄,如此一來,既全長幼之禮,又全主從之分。兩位認為如何?”
好,也許這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確定了我和高順的關係,我心情大佳,隨即抬頭欣賞這中秋夜色。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因此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此刻,身處軍營,我真正感受到了月涼似水的境界。月夜中,士兵的喧鬧彷彿離我很遠很遠,我只記得幼年時在父母身邊過中秋的情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不禁詠哦出李白的千古名句。
“好詩”,田疇低頭喃喃自語的念著這詩句,抬頭對我說:“主公想家了,前日我聽主公對王越說,欲棄官回鄉。主公是否再考慮一下,一旦主公棄官,出雲城將置於何地,這豈不大傷追隨主公的各位賢人之心。”
我傲然一笑,“出雲城是我在荊棘叢中一手建立,我豈能讓庸吏禍害。劉虞輕武重文,在這遼西猛惡之處,這樣的官吏豈能立足?只要我們此行救出公孫伯圭,遼西之事,自有公孫伯圭為我們做主,哪輪到劉虞說話。”
田疇試探的說:“只是主公一旦棄官,復起時,必不願再回到幽州公孫伯圭與劉虞爭鬥之處,那出雲城該如何自處。”
“出雲城自立與公孫瓚與劉虞之間,兩不相幫,我會在救援伯圭之後,與伯圭約定出雲城向伯圭納稅,但絕不在伯圭與他人的爭鬥中,出一兵一卒。我想,以我與伯圭的交情,他必會答應的。”
緩了口氣,我再說:“管寧大賢,他既已感覺到中原即將亂起,大亂必不出這兩年。我在涿縣待機而動,中原亂起即刻復出,到時,以出雲城為足,以我在中原的勢力為手,縱橫天下,振興漢室,指日可期。”
“子泰啊,”我用熱切的目光看著他,“此次張純亂起,若沒有異族在其中推波助瀾,張純必不能禍害四方,我在遼西立城,日日教導民眾習武健身,就是想萬一異族南下禍害中原,在遼西,有一股力量可以擋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