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章 第二章 時空隧道,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有的把自己的身體深深嵌進冷杉的軀體,而被絞死的冷杉會在某一個日子轟然倒下,這就是物競天擇。

最使我久久不能忘懷的是那棵梭羅樹,它昂首向天,枝繁葉茂。梭羅樹素有“仙樹”之稱,不時在許多神話小說中出現。傳說月宮中的那棵樹就是梭羅樹,也有人說,凡畫王母娘娘的畫,身後必畫梭羅樹等等。梭羅樹葉如掌,花如錘,果如卵,實含臍,具有非凡的生命力,它歷經千年而不死,古老的神農架成為它的家園。看著它,我感到生的偉大,我充滿敬畏。

我同時還被另一奇觀所震懾,在神農架的巍巍群山和茫茫林海中,掩藏著數以萬計的洞穴,這些洞穴以無窮的奧秘吸引著人們。正是這些神秘的地下洞穴,在每年的第一聲春雷響過之後,就開始翻江倒海般湧出大量魚群。出魚時節,只見洞穴附近的河面溝溪銀流般閃閃爍爍,河上河下,觀魚撈魚的人群鼎沸,譁聲喧天。這些魚從何處而來,它們平日的棲息地在那,至今仍是個謎。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此前山民為我介紹的官封魚洞。

官封魚洞掩藏在神農架的綠樹草灌之中,不易被人們發現。相傳上古時代,炎帝神農氏為給百姓解除疾苦,在神農架搭架採藥,結繩為梯遍嘗百草。他曾在距魚洞不遠處的黑龍洞斬了一條毒妖化成的孽龍。神農氏把龍骨肉碾碎化為魚子,冬天放在地下河養育,春荒時節,成千上萬的魚籽已長成成千上萬尾小魚,小魚游出洞來為百姓解荒。至於魚蝨,那是毒龍心肝碎片所化,神農氏讓其以毒攻毒,為百姓治病。

至於無鱗無甲,一般大小的來由,當地百姓解釋:很古的時候,這裡不斷髮生為撈魚而鬥毆致傷的事件,官方為阻止此事,就命石匠製作了一盤方丈有餘的磨盤,把洞口堵住,只在磨盤的中央留有一圓形磨眼似的小口,以便從洞內往外流水。這就是官封魚洞之名的來由。隨後,每年魚群在擠磨眼時,鱗甲被全部刮掉,鮮血淋淋。久而久之,魚群便由大小不一逐漸變成與磨眼一般大小的個體了……

我們來時已過了出魚季節,看不到千魚萬魚奔湧而出的情景,只好站在官封魚洞惆悵半天,聽當地居民向我們敘說官封魚洞的神奇,順便向我們推銷官封魚洞的魚蝨。當然,為了不辜負他們的好意,我們購買了一些魚蝨,畢竟他們也為我們解說了很久,一點酬勞不付也不好意思。

我們在嚮導的帶領下不停的在洞穴中穿越,恨不能將所有的洞穴都探索盡,不過誰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只好撿最有名、最隱蔽的洞穴探索,令人失望的是,我們好不容易將這些洞探索的七七八八,但卻沒有發生一件激動人心的事,我們沒找到野人巢穴,沒找到珍稀動物的宿營地,甚至沒有蛇、沒有猴、沒有老虎,只有人的足跡。

萬般無奈之下,我們開始向神農架主峰神農頂進發。只可惜了我們帶的摺疊鋼絲弩弓,在我們探險的過程中一點都沒用。防身吧,我們路上沒碰到一隻猛獸,偶爾有一兩隻食肉動物,見了我們都飛快的逃走。也許,這世界上最可怕的動物就是人。如果不是山民好心同意我們可以採一些植物標本,我想我們這次探險將是異常乏味的。

兩名嚮導揹著我們的食物與我們採集來的標本走在最前頭,他們都姓陳,一開始我們將那稍微年紀大點的嚮導稱之為大陳,年輕點的我們稱之為小陳。不過這一叫法一出,那個年紀大的嚮導直稱不敢,而年紀小的又滿臉不高興。詢問之後我們得知,原來這兩個嚮導都有親戚關係,年紀小的居然是另一位嚮導的叔公輩的,難怪這種稱呼讓他們不滿。知道這種情況後,我們調整了叫法,年紀大的稱之為老陳,年紀小的稱之為大陳。結果大家皆大歡喜。

神農頂海拔3105公尺,這裡溫度明顯下降,一陣風颳來,便有徹骨的寒涼,天空飄起稀落的雪花。我們來到神農頂下的風景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兒子,你真教扶蘇修煉鬼背了?

白駒本尊

無妻徒刑

一紙銀

商業三國

赤虎

開局白門樓救下呂布

沉睡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