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章 群雄割據第六十章 交鋒,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麼嚴密的陣形,火彈一定會造成很大傷亡,火彈落入陣中,士兵們一定會躲閃,只要他隊形變疏散,他就由我來宰割。”
鋪天蓋地的火油彈連續向麴義士兵傾瀉,草繩捆紮出來的圓球分量很輕,有些草團就在士兵的盾牌上熊熊燃燒。剛開始的時候士兵還可以支撐,隨溫度越來越高,火焰逼人,越來越難以忍受。
“轟”的一聲炸響,草團內包藏的油壇炸開了,熱油四濺,火花飛揚,麴義士兵忍受不住,四散躲閃。
“正是時候。”指揮車上升起了狼騎的軍旗,軍號聲聲,催促狼騎進攻,太史慈一馬當先,率500騎飛舞而出。攜帶者銳如狂風的殺意。隨著馬奔湧,直衝敵陣。
不愧是飛騎將軍,弓如滿月,弦似霹靂,箭如閃電,在弓弦連續不斷的嗡嗡顫響中,一支支鵰翎箭流星一般閃入麴義陣中,歡快的收割著人命。
用什麼樣的語言來形容那一陣箭雨,似乎只有南方民樂中的“雨打芭蕉淅瀝瀝”那句話最為合適。在這次講究攻擊密度的射擊中,許多狼騎士兵都一箭三矢,三矢離弦,落在麴義士兵們的盾牌上略有前後差別,細細聽就如同細密的雨聲,粗一聽,這幾千支箭矢的落地聲,交織成一聲巨響,彷彿是天地的一聲嘆息。聲響過後,麴義盾陣頓時塌陷了一片。
一弓三矢不是武將的本領高,而是標準化作業。流水線生產出來的弓弦尺寸標準,材質均勻,箭尾羽上的凹槽掛在弓弦上,手指根本不用捏牢尾羽,只需將箭掛在弦上,手指控制弓弦,弓弦上釋放的張力就可以把掛在弦上的箭全部彈出,那三支箭就如同飛起的黑鴉,落入敵軍陣中,以血作畫。
呼吸之間,三壺箭射盡,太史慈翻身回馬,大喝:“七殺、再擊。”
500狼騎齊聲呼喝起來,聲動九天!500匹戰馬同時啟動,勢如滾雷!
相持許久,一擊寒人膽至關重要。太史慈明白這一點,所以首次衝擊,做的威勢驚人。
為了破開對方厚實的陣型,必須用小股兵力不斷打擊對方,施加不斷的壓力讓敵軍無暇他顧,直到敵軍搖搖欲墜,再用雄厚的兵力作最後一擊。這種戰鬥方式,採取劉備戰袁遺時的的七殺衝陣,顯然最為合適。把軍隊分為500人的小隊,浪潮般輪番衝擊對方陣營,最後,集合此前衝殺過的所有狼騎,行最後一擊。這種看起來場面宏大,威勢驚人的衝鋒方式,最受太史慈等騎兵將領的歡迎。此刻,正好用來對付麴義。
雷騎動了,就在麴義窮於應付狼騎的奔射,陣型漸漸散亂之時,雷騎士兵開始用手中的兵器敲擊大地。
咚、咚、咚、咚,太史慈一浪接一浪的衝擊,讓人熱血沸騰,雷騎士兵似乎感到全身的精力無處發洩,只有敲擊盾牌,錘打大地,為其助威。
“雷”,一名忍無可忍雷騎士兵聲嘶力竭的喊出了攻擊口號——“雷”,4000個嗓門同時呼應,座下的馬匹也焦躁不安,低聲嘶鳴。
高順的長槍高高舉起,軍號手眼睛盯著這長槍緩緩升起,把軍號慢慢湊近了嘴邊。
“上面甲”,高順暴喝一聲,幾乎在同時,軍號手吹響了預備攻擊的號令。
“隆”,迫不及待地雷騎整齊的拉下了面甲,金屬聲湊成了一個巨大的聲浪,天空顫抖了一下。
“雷”,高順的長槍敲擊一下大地,發出一聲怒吼,緩緩自垂直放平。
“雷”,雷騎士兵緩緩放平了長槍,甕聲甕氣的回應著。戰鼓有條不紊的發出節奏分明的低音。
“緩步,保持隊形”,尉官帶頭催動了馬匹,一排排整齊的槍林齊整地向前移動。
戰鼓的鳴響驚動了麴義:“雷騎準備突擊了嗎,命令部隊,分散,結成小陣,相互支援。”此情此景,已由不得麴義再結龜甲陣堅守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