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章 奸計,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都在我們的控制之下,誰為州牧,關係不大。所以,主公必不是為這個理由,兵圍鮑信。”
劉備端起了茶杯,借飲茶的功夫,用衣袖擋住臉龐,甕聲甕氣的說:“君且再言之。”
沮授深深的喘了口氣,繼續說:“第二個理由,是我剛才想到的。泰山盜首楊鳳既然是我們的人,主公還要帶5個軍團到泰山郡,莫非徐州臧霸?可是,我仔細一想,這個理由也不充分。
今上去世,我等到現在沒有弔唁,雖然,朝廷至今還沒發喪,我們不弔唁也說的過去。但新君登位,我等不遣使祝賀,反而興兵圖謀琅邪郡,如此,恐怕會召來很多非議,以主公仁義之名,必不會這樣做。”
劉備嘆了口氣,無意識的把玩著手中的茶杯,憂心忡忡的說:“人生,最痛苦的是,在前途茫茫時,看不見前進的方向。比這更痛苦的是,看見了前進方向,卻不得不按歷史前進的腳步,一步步走去。”
沮授摸摸腦袋,問:“主公此話何意,授不解?”
劉備站起身來,背對著沮授,臉上帶著不可捉摸的表情,開口說:“新皇登基前,上軍校尉蹇碩秘不發喪,矯詔召大將軍何進入宮,意圖誅殺。如今,何進之妹何太后所生皇長子劉辯登基,劉辯年才14,不能親政,何太后垂簾臨朝,大將軍何進專政。在這種情況下,何進能饒過想殺他的上軍校尉蹇碩嗎?
朝廷禁軍,皆由蹇碩掌握,何進想要動手,會採取什麼方式呢?士子大臣,久受中官(宦官)壓迫,若有機會剷除蹇碩,他們會是什麼態度呢?子正(沮授),君且試為我言之”。
沮授悚然而驚:“原來主公為此事,躲出青州呀。嗯,這到有意思了。”
劉備隨手從桌上抽取了一封信扎,遞給沮授:“這是京師送來的情報,何進掌權,命後將軍袁隗為太傅,與他同錄尚書事。徵何顒為北軍中侯,荀攸為黃門侍郎,鄭泰為尚書,與同心腹。
因袁氏累世貴寵,何進引袁紹為助。挑選袁紹為參謀。這是何進的全部班底”。
天下萬物,以人為本。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所以,看一件事能否成功,看看運作這件事的班底,就知道八成了。
袁紹累世公卿,極端看不起家世不如他的人,而來往名士的交相誇獎,助長了他的驕傲,這傢伙來頭大,勢力大,派頭大,然而又魄力小,謀略小,肚量小。他是一個現實社會中的泡沫人物,曾經把自己吹漲得不可一世,高山仰止。以這樣一個志大才疏的人為參謀,這件事的結果可想而知。
何進,屠夫出身,因為妹妹當上了皇后,故此獲得高位。雖然他與士子交往密切,但他的出身卻讓士子們看不起。這決定了他對自己的身份敏感,對侮辱不能容忍,所以,他絕不會放過宦官蹇碩。
而何進是靠著何太后當上了高官,這又導致他對何皇后言聽計從。何皇后與宦官來往密切,且性格優柔寡斷。把這些因素綜合起來,何進雖有荀攸之志,鄭泰之忠,大事如何能成。
至於北軍中侯何顒,那是個廢物,有他不多,沒他不少,不提也罷。
沮授看著這封名單,欲哭無淚:“中官勢大,掌握中樞和禁軍,若是大將軍能夠緩緩圖謀,等掌握大權之後再行鋤奸之事,事或有所成。但袁公本初,性急驕橫,從不把太監放在眼中,此刻掌握大權,恐怕不會奈住性子。我估計,他不但欲將蹇碩誅殺,且擬盡誅宦官,掃清宮禁——看來,朝廷又要動亂了”。
“不止呀”劉備搖首,嘆息說:“朝廷動盪,天下豈能無事?子正,你為我心腹,今日此屋中別無他人,我就把話實說了吧。我要你立刻回青州,替我辦三件事,其一:讓子泰(田疇)來替換你;其二,你以私人的身份上下聯絡,要求個郡官員只服從我的命令;其三:以我出外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