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八章 垂涎欲滴,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跳了上去,追隨那名漢子而去。
可地勒一邊打著馬,一邊小心翼翼的詢問:“我們的勇士,我能夠知道你的大名,以便讓我的孩子在草原上誇耀你英勇的雄姿嗎?”
那勇士掃了一眼可地勒的光板馬,回答說:“我是白狼的波勒(意為弓),一看你的馬匹,我就知道你來自遠離遼西的地方。”
波勒一指可地勒的馬,補充說:“現在,大熊的手下,馬匹上都有漂亮的長馬鞍(橋式馬鞍),馬鞍下邊配有馬鐙。我們靠近遼西的部族,即使沒有買到大熊的馬鐙,也要在馬鞍下面拴一根布條,吊住腳。這樣,長途騎馬就不用費力夾著馬肚了,待會衝鋒前,你最好也在馬鞍下拴一根布條,要不然,大熊計程車兵會輕易把你從馬上打下來。”
可地勒連聲道謝,周圍的鮮卑勇士也連連點頭,表示意會。
肥如城中,接到天鷹部族的傳信示警,城民已經開始了疏散。城守李翱率領兩個隨從開始在城中巡視。
李翱,字興雲。光和六年初,因饑荒自淮南逃往遼西,進入出雲軍校學習。因家境貧寒,性格內向,素來孤身一人,甚少與人交好。因無人舉薦,畢業後曾任雷騎一小校。由於性格沉穩,年初被高順選中,任肥如城城守,擔當誘餌的角色(讀者風速雷歐推薦)。
此刻的肥如城,就像一塊大吸鐵石,不停的吸引草原上的遊牧部族向他聚集。從空中向下俯視,一支支部落像一個個大黑箭頭一般,筆直的指向了肥如城。
李翱,在空蕩蕩的城中巡視著。肥如城低矮的城牆擋不住十幾萬大軍,城中的居民八成已經撤走,剩下的少數居民,在鄉民警衛隊的組織下,有序的走出南門,向陽樂城撤退。
中平二年鮮卑的劫掠,是胡人在漢末的首次南侵。歷史上,這次南侵劫掠甚為豐厚,從此,養成了遊牧民族是“利則進,不利則退”(《史記-匈奴傳》)的劫掠習慣,最終,他們進入了中原,征服的漢人政權。
五胡亂華時期,羯人石勒建國後,公然明定:胡人劫掠漢族士人免罰,胡人有所需,可以任意索取一般漢人的東西。同時,石勒又禁止漢人稱羯族作胡人,而稱“國人”,違者斬。他的開國漢人大臣,上朝堂議事途中,身上值錢東西和衣服被胡人搶了,石勒看見他狼狽的樣子,問他出了什麼事,那名漢人大臣正在氣頭上,隨口回答胡人搶了他,而忘了說“國人”。話出口之後,他發覺說錯了話,趕緊向石勒賠罪,石勒當時心情不錯,就赦免了漢大臣。
由此,可以想像一般漢人當時的處境。
我們現在,能否讓胡人知道劫掠的高昂代價,就看我們能否一戰擊退鮮卑族的劫掠。正是基於這種打算,我們制定了把肥如這個小城,作為鮮卑族墳場的戰略。為此,高順撤空了肥如守軍,等待敵軍跳入陷阱。
“李校尉,李校尉”,正在空蕩蕩的街頭察看的李翱,聽到身後傳來一迭聲的叫喊。
回過身來,接近正午的強烈陽光,讓他眯縫起眼睛:“是天鷹部族的尼滿(意為山羊)嗎?你們部族還沒有撤走嗎?”
尼滿緊跑著,走進了李翱身邊:“李校尉,我們部族的婦孺基本上全撤了。現在,還有300勇士在前線打探訊息。”
站在李翱身邊,尼滿不停地喘著氣,憂心忡忡的說:“李校尉,據前線傳來的訊息,敵人移動的太快了。估計,今天中午,敵軍前鋒就能到達肥如城。若是敵軍在肥如城劫掠的不甚滿意,可能追擊撤走的百姓。那樣的話,敵軍就會深入到出雲境內。
另外,據孩兒們報告,西方的公牛部族戰士要明早才能到達肥如。盧龍現在派不出配合我們攻擊的隊伍,反而要提防肥如的敵軍流竄到盧龍作戰。出雲城到是三軍齊出,中軍大將由高鳴雷(高順)大人擔任,左軍太史子義(太史慈)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