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八章,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常年征戰,不知青州今年以來的變化。你瞧,關於海外貿易的書出了好幾本了。今年以來,邸報每日都刊登海外貿易技巧,各類貨物價格、風土人物誌。據說,邸報那可是花了大價錢,訪問了百餘名水手、商戶,才寫出那些資料。後來,有心者把邸報上的資料再買下來,繪上圖,這就出了書了。這本《瀛海志》就是其中之一。主公可要看看?”
劉備默默點頭,邸報在這點上做得真不錯,需求,真的是帶動社會發展的原動力。稍帶片刻,劉備又問:“你說他們的玻璃顏色絢麗,那麼,那些玻璃器皿顏色均勻嗎?”
“顏色?那些器皿顏色倒是渾然一體,玲瓏剔透。”
劉備瞭然:“關鍵是在顏料上。現在的大漢,應該是化學研究最興盛的時代,對於所謂五石散、火藥的研究正如火如荼,但這之後,我國的化學研究走入邪路,鑽入了製作所謂的仙藥死衚衕。最主要原因是我們沒有一套系統的化學理論。加上儒家的打壓,將化學視為奇淫技巧,導致其在中國走入末路。現在,當務之急是利用玻璃的生產需求,儘快確立一套化學體系,為我們民族的化學創立打下理論基礎。”
任何一項科技的誕生都是有本源的,化學的誕生就是從玻璃工業開始的。大約在大禹治水的年代,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和古老的埃及玻璃工匠發展起來了實用化學(顏料化學、染色化學)。青州現在玻璃的產量很大,染色需求也很多,社會需求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推動科學的發展。也許,青州也能改變歷史,發展出我們大漢的化學來。
最早的化學著作應該是亞里士多德最著名的門生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用希臘文寫成的,寫成於我國東周時代,這是蔡倫“發明”紙之前約400年,這本書現在叫《化學紙草書》。而最原始的關於化學體系論著可追溯到亞里士多德的師叔柏拉圖《蒂邁歐篇》,它包括無機物和有機物的一些論述,有元素論,化學變化觀等。後世的化學思想大都源於此。
我國最早的關於化學的著作是東漢煉丹家魏伯陽編著的《周易參同契》。書中記載了三個化學反應:硫和汞化合生成硫化汞的反應,氧化鉛被炭還原成鉛,汞與鉛生成合金的化學反應。而稍後東晉時期葛洪所著的《抱朴子》更是集古代化學、練金術之大成。對於知識的積累來說,已到了學科誕生的時機。再加上青州還具備了強大的玻璃工業,足以提供大家實踐機會。
“你此去波斯,賣完商品後,嗯,除了購買貨物外,再為我買上一大隊奴隸——玻璃工廠的奴隸,還有,再給我購買各類典籍,我需要當地大賢著的所有典籍。還需要通譯——能夠翻譯大賢典籍的通譯。買回來後,我付錢。價格嘛,他(它)有多重,我給你同重的白銀。”劉備打定了主意,哪怕船主偷來搶來、虜來、騙來,只要是拿到青州,讓青州的學科從此建立體系,付多少錢也值。
青州商人得到劉備的許可,不等青州下達開航令,均爭先恐後地起錨出航。這次,有了第一次下南陽的經驗,商人們有的放矢的選配貨物,必然會獲得極大的收穫。
等到群舟散盡,劉備滿腹心事地發動了座舟。
歷史就是這麼巧合,劉備剛剛出港不久,劉渾率領的童子軍前鋒擦肩而入連雲港,僅僅差距這片刻工夫,劉備沒能阻止住劉渾的南方殺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