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三章,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身邊,不耐煩地看著劉備。

這幾個老農都是吳地青州屬官蒐羅來的莊稼好手,一到六安就被劉備任命為典農史,負責教導各鄉縣農民,採用新法種糧,劉備更是親自走上田頭,向老農傳授新法種稻技術,稻田的泥水裡。幾個老農渾身哆嗦,兩腳發軟,仍不住想跪下去,要不是青州官員提前交待青州不尚跪禮,老農們早跪倒在泥水裡叩起頭來。

“你們記住,今天所學的,一定要把你們的技術傳授給鄉民。你們想在都是朝廷官員了,拿朝廷俸祿,今後不靠種糧為生,所以別隱瞞你們的技術,悉心教導給鄉民,秋末我要考察,誰不努力,我就撤了他的職,讓他回家種糧去。”劉備話說到後面語氣漸漸嚴厲,撲通幾聲幾個老農跪倒在泥水裡連連叩頭,劉備跳了起來,側轉了身子,避開老農的行禮:“青州慣例凡人只向神靈與先烈叩首,我不是神靈,你們向我叩首,咒我死嗎?”

幾個老農連滾帶爬地站了起來,泥水淋漓,這是劉備第一次在行禮的規則中去掉了天子的位置,而後,劉備數年沒有親自入朝納貢,隨後,“天子面前也不跪”成了青州慣例。

劉備溫言軟語地安慰著幾名老農,拉著孫翊的手,繼續前行。等劉備嘮叨完畢,孫翊好不容易得到空隙,乘機表達了自己的疑惑:“叔父,六安四處皆敵,你為何不先蕩平四境,再安農耕作。還有,叔父是來討伐袁術的,為何滯留六安,大軍每日裡只是挖水渠修路,不先前開進。”

劉備嘆了口氣,孫翊畢竟是世家大族出身,不知道農事艱難,誤了春耕農時,農民一年的收成就要泡湯,政府必須想法養活農民整整一年,才能渡過難關。

“我剛才交給你的,是治國之術。你可要記清楚了”,劉備叮嚀道:“農為國之本,農安則糧豐,糧豐則兵足。足兵足糧,國不可輕晦也。六安四戰之地,土地肥沃,守住它,就守住了一個大糧倉。要想在這四戰之地立足,就必須足兵足糧,使百姓知道幸福生活之不易,使勇士皆有奮戰之心。這是政治上,我軍必須緩攻的原因。

軍事上的原因嘛,我軍孤軍深入,若無一個堅固的後勤基地,不可持久,所以,我必須等待此地百姓穩定下來。才能攻擊。

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必須為你建一塊立足之地,才能讓你真正在九江郡立住腳。此地,就是我為你建的糧倉,等我規劃好了,這裡還會成為你的兵庫。你要野心大點,這裡就是爭霸天下的資本,你若只想安安穩穩度過餘生,這裡就是最後的庇護所。國者,家也,讓每家百姓都感到富足安樂,百姓就會為你拼命,就會為你拋頭顱灑熱血。”

劉備拉著孫翊的手,指點著忽隱忽現、忙碌的農夫身影,囑咐道:“咱大漢的老百姓要求並不高,只要生活尚能夠忍受,他們總是選擇繼續忍受下去,若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便是生靈塗炭,那便是天翻地覆,那便是戰亂連綿,那便是改朝換代。

民樂為之死,奈何以死懼之,人常言青州是個大兵庫,無他,百姓樂為我死也。宗教教導:吏正清明,輕徭薄賦,百姓為我赴死,樂之焉,甘之焉。”

孫翊尾隨著劉備默默地走在田壟上,嘴裡咀嚼著劉備的話語,半晌又小心翼翼的問道:“叔父,以青州的武力,橫掃天下可也,為何叔父卻甘於守成,不願進取呢?”

劉備仰天嘆息:“劉備,漢民也,我寧願成為大漢的寶劍,去懲罰侮辱我漢民的異族,去擴大我大漢的疆域。非萬不得已,劉備的刀劍,絕不砍向我的父母同胞,我的祖宗先民。”

劉備這番話頗為奇怪,他怎麼會稱呼大漢子民為祖宗先民呢?孫翊搞不懂,繼續問:“叔父,依我看,叔父治國的手段絲毫不差於朝中的袞袞諸公。叔父,以青州兵橫掃天下,或自立,或扶新地,然後推行新政,豈不快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兒子,你真教扶蘇修煉鬼背了?

白駒本尊

無妻徒刑

一紙銀

商業三國

赤虎

開局白門樓救下呂布

沉睡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