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章,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等官員挽留,當日即堅決辭行,準備直撲長江口上的武進港(當時,長江泥沙尚未衝擊出上海,南通等市。後世的南京市,現在的建業城,離長江口不遠)。
臨別時分,張昭憂心地提醒:“主公,孫權態度不明,袁術手底下尚有十萬兵將,主公只帶九個旅團輕身南下,會不會過於大意?”
劉備微笑著回答:“子布,江南水網密佈,現在開發尚不完全,我要是帶著大兵團作戰,補給龐大。正像你說的,江南四處皆敵,萬一誰起心掐斷我軍的補給線,我軍將不戰而潰。所以,我軍此次作戰,必須兵少而精。九個旅團,足矣。
只要我佔據一塊地盤,隨軍的文官會立即開始治理,我相信,經過我的政策治理,農夫獲得財產權與免稅權,百姓一定會歸心,秋天,那裡就會是我軍當然的補給地。
百姓,只要開始覺醒,一旦獲得利益,知道反抗技巧,誰也不能從我手裡奪走百姓之心。孫權想和我鬥,那就別怪我在他心腹插下這把鋼刀,在他治下有了這些覺醒的百姓,我看他敢不依賴我們完成吏治政治革新。
南征,獲得土地不是目的,我所需要征服的,是百姓之心。”
張昭不依不饒:“雖然如此,但主公帶的兵還是太少了。袁術戰力不強,孫權的兵確實依靠宗族勢力建立的,那些士兵全是同姓族丁,戰鬥力極其頑強,主公不可不察。我建議,主公還是在此等待援兵,再圖南下。”
劉備一聲冷笑。孫權的兵戰鬥力頑強嗎,二十萬大軍就不會在逍遙津被張遼數百人殺的鬼哭狼嚎。張遼是在夜裡,從孫權野戰軍營的竇門殺入的。
“我在洛陽,得盧師提醒一句話”,劉備譏笑著說:“他說:天尚不全。我就此豁然明朗。袁術、孫權都是世家子弟,他們學術淵博,不過,這種學術是亡國之術。對於軍法來說,他們學習的是所謂‘圍三缺一’、‘天尚不全’那一套。野戰,居然給敵人留下防禦空隙與死角。這種戰法,擱在都是用易經玄學武裝下的軍隊對戰上,自然不吃虧。可是,讓他們遇上不學無術的軍隊,只要對方不知道‘易經’是何物,他們必然大敗(此所以我們與異族軍隊戰鬥,屢戰屢敗的原因)。
我卻不同,我不但知道易經玄學其博大精深的荒誕之處,還知道秉承玄學理論下的弱點所在。我所帶的騎兵,馬蹄鐵上決不會缺一個蹄釘,長途奔襲,相互纏鬥,袁術算權的騎兵絕不如我。野外紮營,對方露出破綻,我絕不會因手軟不敢進攻,竇門放置的神靈,對於我們信仰父神計程車兵來說,絕不是障礙。子布,誰敢與我為敵,你就看我批亢搗虛、摧枯拉朽吧。”
劉備意猶未盡,恨恨地說:“誰敢對我‘圍三缺一’,我讓他看看青州信仰堅定計程車兵,是如何透過缺口源源不斷地獲得補給,還要出擊對方,擊潰對方圍困的。
我此次下南方,所懼的,就是怕袁術、孫權不學無術,越是不學無術,他們越不會亡國之術,越喜歡搞奇淫技巧,那我可真要一座座城打下去了。好在,這倆人都是世家大族中的優秀者,而那種學術越學習越白痴。跟兩個白痴打,九個旅團還不夠嗎?”
劉孫競爭,已經不是同在一個高度了。
想當年,日本人就很清楚中國易經思想武裝下的軍事弱點,為此,多年來,日本人總是向中國鼓吹易經思想的博大精深,但自己卻從不貫徹實施。就為了讓中國人把弱點擺在明處,他們好再來一次甲午戰爭。劉備這次南下,另一個目的就是徹底摧毀荊、揚兩州的易經玄學思想。故此,絕對的兵力差距,才能帶給他們絕對的震撼。所以,劉備才特意在公眾場合大聲宣示自己的主張。
四日後,青州水軍駛入內河,在建業城登陸,當時,孫權的治城是廬江郡武昌(今湖北鄂州),秣陵還沒有改名為建業,沒有人認識到秣陵地理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