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四章 廝殺,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拒馬槍頂上去;弓箭,集中攢射;排槍刺殺,架起來,把他架起來。”
呂布抬頭一望,盾陣中不知什麼時候豎起了一個旗杆,旗鬥上,一個瘦小精悍的年輕人正在指手畫腳發號施令。
“李進嗎?”呂布怒火上湧,一催戰馬,斜斜地順著盾陣跑動,左衝右撞,力圖盪開陣腳,殺入陣中,把那可惡的漢子斬於馬下。
幷州兵呼嘯而至,緊隨在他們主帥身邊開始了突擊,一剎時,鐵器撞擊,血肉飛濺,殺聲震天。前排的幷州騎兵不及收攏馬步撞上拒馬槍,強大的衝擊力導致長槍穿透他們的軀體。後排的人看不清前頭情況,還在奮力疾衝,結果或者自相碰撞,頸斷骨折;或者再度撞上拒馬槍,血淋淋的軀體掛在長槍上,掙扎慘呼……
整個戰場頓時形成一片混戰格局,但在旗鬥上指揮作戰的李進卻目光敏銳,手中大弓鎖定了呂布那鑽來鑽去的黑色背影。
真正計程車兵和鄉民組成的隊伍截然不同,對於農夫組成的軍隊來說,無論訓練的再嚴格,當可怕的戰爭真正來臨的時候,人的心境就會完全不同。
看到身前身後的戰友,看到昔日的街坊鄰居,看到同村的鄉親父老,一個個倒在血泊之中,喪命於馬蹄之下;聽到隆隆的戰鼓聲、嗜殺者渴血的吶喊、身旁淒厲的慘叫,尤其是投槍、弩矢、弓箭似乎永遠也不停歇的尖銳嘯叫,戰前的激昂興奮開始被不祥的情緒所替代。恐懼感、失敗感、無助感、絕望感,一股又一股消極不安的情緒就從內心深處湧出,在胸中震盪,直衝腦門!
指揮農民兵作戰,就必須把握戰爭的節奏,在他們頹喪感泛起的時候給與他們強烈的刺激,讓他們看到勝利的希望。呂布,就是他們最佳的興奮劑,射殺呂布讓他們感到精神一震,重新煥發出鬥志。這也就是李進爬上旗斗的原因。
李進默默觀察著族兵戰鬥的境況,嘴唇輕輕蠕動:“再等等,再等等,再堅持一會,再堅持一會。”
在幷州兵連番的衝擊下,盾陣開始鬆動……
“就是現在。”,李進拿起弓,瞅準呂布的身影一箭射去。此時,恰好一名族兵高舉拒馬槍刺向呂布,而呂布微微彎腰,長戟伸出,挑向族兵持槍的手。箭矢嗖地一聲掠過呂布耳邊,紮在赤兔馬身上。
赤兔馬長嘶人立,呂布一個鐙裡藏身,離開馬鞍,單腳踩鐙蜷伏隱身於馬的左側,躲過了幾桿此來的長槍。
李進微一嘆息,眨了眨眼,立刻大吼起來:“倒也,倒也,我射倒了呂布。”
山呼海嘯般的吶喊響起,剛好掩蓋了呂布微弱的怒哼聲,正面相對呂布的人茫然望向旗鬥,其餘族兵則精神一振,奮力刺殺起來。
“散盾陣,全線攻擊”,李進適時發出命令。恰好盾牆此時崩潰,不明所以的族兵歡呼著衝向幷州騎兵,雙方絞殺到了一起。
盾牆分散,死亡的盾兵失去依託,立刻伏屍戰場。活著的盾兵揮舞著巨大的盾牌逼近幷州騎兵,掩護族兵用拒馬槍架起馬上戰將。幾名盾兵圍住了異常驍勇的呂布,槍兵來回刺殺,竟不理呂布聲嘶力竭的叫喊——“我是呂布。”
當呂布發出最後一聲叫喊時,從馬上跌落的他,眼角的餘光看見遠處仍未進入戰場的郝萌,嘴角掛著一抹冷笑。那一刻時光彷彿被放慢了數倍,荒野孤狼呂布一生的路程都自眼前一幕幕掠過。恍惚中,呂布看到郝萌衝陳宮低喝,那聲音竟穿透衝重重廝殺聲,鑽入呂布耳中。
那聲音分明只有兩個字——“快走。”
歷史的宿命沒有改變,李進,這位在正常的三國曆史中,唯一在正面作戰擊敗呂布的人,完成了他宿命的一擊。《後漢書》中記載:“布到乘氏(今山東鉅野西),為(鉅野)縣中大姓李進所破。”
歷史的軌跡在這裡稍稍轉了一個彎,李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