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一章,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十一節
臨出門時,盧植彷彿不經意的提起:“聖上今日要求宮人們上屋頂,檢視房瓦,你蓋的樓太高,宮人們不敢攀登。玄德,你明日派幾個工匠上屋頂,為皇上取下三塊瓦片。”
劉備眨巴眨巴眼睛,迷惑的問:“好好的屋頂,取三塊瓦片,幹什麼?”
盧植簡短的回答:“天尚不全。”
劉備恍然。
“天尚不全”是易經學說的一個重要理論,它的意思是說:老天爺喜歡或提倡偷工減料、殘缺不全的東西。基於這一理論,漢代建房子時,禮制規定建房子時,屋頂需少鋪三塊瓦片,以便下雨天漏風漏雨,以此取悅上天(司馬遷史記中曾有記載)。而其後北京紫禁城曾少建半座房子,故宮城門曾少上一顆銅釘,都是基於之一理論。
劉備不屑的說:“易經荒誕之說,毫無可信之處。老師也不勸勸?”
盧植苦笑道:“正是我告訴聖上,青州出產的東西崇尚完美,馬車輪輻絕不會特意少一根輻條,鎧甲絕不會少釘幾片甲頁,弩弓上絕不會特意少上一根螺絲,馬蹄鐵上絕不會故意少釘一顆蹄釘(如今,我陝西部分馬掌鋪仍保留這個習俗),聖上知道後,才堅決要求宮人揭去三片瓦。”
劉備看了看一旁侍立的周瑜,周瑜面無表情。
劉備若有所思地問:“老師,這事你怎麼看?”
盧植滿臉無奈的表情:“聖人.曰:敬鬼神而遠之。鬼神之說嘛,寧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聖上堅持,由他吧。”
如果僅僅是屋頂少幾塊瓦.片,別人屋頂上的事情,劉備懶得操心。可是,“天尚不全”的易經學說,發展到最後,已近乎荒誕,甚至在關乎國家存亡的事上,我們當時的民族精英也因此做了很多荒唐事,這已經讓劉備不能容忍。
比如,修建城牆時也要故意留下一點破.綻,表示自己做事不敢盡善盡美,以免觸怒上天之意。拿後世儲存的最完整的、始建於唐代的西安古城牆來說,其建築格局充分體現了中國一貫的要塞建築思想:一處破綻尚不夠,至少需要兩處防禦漏洞。
西安古城牆的南門,明代叫永寧門,其上故意不.建城樓等防禦裝置,以形成防禦死角;而整個古城牆段最薄弱的地方在文昌門——為了防止敵軍從這個薄弱段攻擊,文昌門上特意建了一個毫無軍事用途的魁心廟,以便藉助神靈的力量,抵擋敵軍的攻擊,只可惜,該神靈從來沒有擋住異族的攻擊,也沒有擋住本民族土匪——如明末流寇張獻忠——攻擊。
他們都不信這個神靈,怎麼辦?
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在他.的兵書中,曾要求野外紮營時,營壘不能連貫暢通,必須留下兩處斷點,以體現“天尚不全”的指導精神。這兩處斷點被稱作“竇門”。
此外,清末名臣林則徐在設立虎門炮臺時,也特地.在炮臺上擺放一門啞炮,形成一個射擊死角,表示自己做事不敢盡善盡美,以觸怒上天之意。
估計,對“天尚不全”精神最駭人聽.聞的追求還在於北洋水師。清政府採購英、德生產的軍艦,編練成軍,由於英、德人講求質量,軍艦被造得完美無瑕,這讓水師官兵惶恐不安,他們請來風水大師,按八卦的八門方位,將生門所在位置的艦炮鑿穿,以表示自己不敢對敵人斬盡殺絕,以觸怒上天。結果,這支當時亞洲噸位最大的海軍艦隊,在甲午海戰中遇到日本艦隊,被日本海軍趕盡殺絕。
為了尊重傳統,掩蓋真相,電影甲午風雲在解釋北洋水師遇敵,部分艦炮不響的事實時,特地編造了這樣一個情節:管帶鄧世昌怒問士兵為何不開炮?士兵回答,炮彈裡裝的都是沙子。
不過,編造者顯然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這些艦炮的炮彈都是英、德在流水線上生產的,要想特地生產幾個裝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